稻秆还田免耕种小麦技术内容摘要:
1、秆还田免耕技术是指在水稻收获以后,将稻秆均匀平铺田内,不进行翻耕,只进行化学除草,就可播种小麦的简易种植方式。 该技术经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潜心试验研究于 2000 年 5 月取得成功。 稻秆还田免耕种植小麦技术,将秸秆还田、免耕和撒播三者的优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组装形成配套新技术,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正式报道。 试验研究表明,该综合配套技术不仅能增收、节资与增效,而且社会经济效益生生态效益极为显著。 1999 年试验,亩产小麦 同田对比的常规栽培法亩增产 产率 且亩节省投入 80 元左右。 该技术的成功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养分,减少化肥污染,保护土壤团粒结构,利于土壤内水、肥、气的畅通,减少植株的 2、地上、地下病害;而且大大加速了种植进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为秸秆的再利用找到了新出路,适合现代化技术的需要,是一项费省效宏的先进技术。 现将我们实施稻秆还田免耕撒播小麦技术要点介绍于下:(一)整地除草水稻收割后,将秸秆全部均匀平铺全田内,让其日晒雨淋。 待播种前 7d 进行 5m 开厢,作好围沟,沟宽 30深 30使田面平整,以利后期排灌水,同时亩用克芜踪 行化学除草。 (二)施肥在播种前 12d,采用底肥一道清的方法,亩用纯氮 12磷酸钙 10化钾 10求均匀撒施,不宜在高温时段施用。 (三)精细播种播种期较当地常年提早 23d。 成都平原两季田大约 10 月 30日 3、进行播种,亩用精选良种 1020植物营养液如活力素500 倍液浸种后凉干,分厢定量均匀撒播,然后浇足粪水。 条件好的地区可在播种后灌跑马水 12 次,保湿出苗。 同时,注意防鼠害。 (四)田间管理播种以后,出苗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田间湿度,因此,一定要加强水分管理,注意保湿。 苗齐后到二叶一心根据当地草害情况,选择适当的除草剂进行一次苗期除草,如亩用 75使它隆 5g 对水 50施。 同时亩用75多效唑 150g 对水 75施,以便苗矮壮多蘖。 拔节前亩施小麦健壮素25g,促使茎秆加粗,增强抗倒伏能力。 孕穗期喷磷酸二氢钾 可结合其它营养素用,以提高结实率。 及时亩用 50粉锈灵 100g 预防锈病,抽穗杨花期亩用 75甲基托布津 100g 防治赤霉病。 (五)及时收获当小麦成熟达 90时,抢晴天及时收割,轻晒缓晒收藏,以保证品质。 专利查询。稻秆还田免耕种小麦技术
相关推荐
上同一个数 ,要么都乘以同一个数 ,等式两边相等 ,如果一边乘一个数 ,一边加一个数 ,左、右两边所得的结果一般不相等 . (2)若 c1=0,即 c=1,则 , 无意义 . (3)由 x=y,得 = ,是将 x=y左、右两边都除以不为 0的式子 |a|+1,故左、右两边所得的结果相等 . 答案 :(1)不正确。 (2)不正确。 (3)正确 . 6.当 x=2时 ,ax3+bx5的值为 7,求
不能用甲维盐防治。 稻飞虱与蚜虫、叶蝉等属于同翅目害虫,体型较大的蝉等昆虫也属于这类害虫。 稻飞虱的体态与蝉大致相同,只是体型较小。 同翅目昆虫为不完全变态昆虫,虫态主要有三种,即卵、若虫、成虫,若虫与成虫身体形态相似,只是没有翅。 鳞翅目害虫因成虫翅上有鳞片状物而得名,这类害虫为完全变态昆虫,有四种虫态,即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与成虫在体态上有很大差别。 常见的家蚕就属于鳞翅目昆虫。
2、次年 2 月初均可播种,上市前 25下种,每窖每年可进行三个周期的生产。 四、栽培方法1、栽前蒜头处理。 用 30水将蒜头浸泡一昼夜,吸足水分之后捞出控干,并保持蒜头不散。 2、栽蒜。 栽前 2 天生火,使窖温升至 25左右。 将蒜头紧密摆放在地面及每层架上,空隙用蒜瓣填满、填紧,顶部要平、齐,每平方米用 15克蒜种,摆好后用 5 厘米细砂土盖好,然后浇足水。 3、生长期管理。
做起,支援灾区。 ( 3)当你遇到自然灾害时应当 怎样自护和自救。 请举例说明。 12月 14日,呼和浩特市小学生苏小林和一个同学在青城公园三角湖的冰面上玩耍。 忽然,冰面发生塌陷,苏小林掉进冰窟。 正在游园的铁路第一小学学生王超、乐雅芳、吴亚斌 3人听到呼救声,赶紧跑过来。 冲在最前面的王超和乐雅芳拉住了苏小林的衣服,但冰面又塌了,两人也掉入了冰水中。 吴亚斌边往后退边高声呼救:“有人落水了
1、少耕扩行机条播。 小麦免少耕扩行机条播技术结合了免少耕种麦技术和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的优势,生产效率较高,一次作业可完成灭茬、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 5 道工序,省工节本,有利于培育早发壮苗,有利于光能的合理利用,培育壮秆大穗,提高群体质量,实现高产。 1、播前准备:水稻留茬越低越好,最高不超过 3 厘米。 垫平田中低洼的地方,使田面平整。 播前 2 天对全田喷施绿麦隆、异丙隆等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