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稻飞虱不同虫量的农药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飞虱田间虫量有两个来源,即上代本地飞虱产卵繁殖和迁飞中的飞虱落地成灾,因此在防治工作中测报要做到准确及时,在药剂选用上应当长效内吸性农药与速效熏蒸、触杀性农药配合施用,具体方法如下:0002000 头以内的田块,应当在低龄若虫期(三龄以下)667平方米(1 亩)用 25%扑虱灵(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4550 克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20 克兑水 50 公斤均匀喷雾,此药可通过触杀作用和内吸作用(抑制低龄飞虱蜕皮)达到控制、消灭飞虱的目的,持续期可达 20 天以上。 0005000 头范围内的田块,在喷施“扑虱灵”或“吡虫啉”的同时需加入 50%敌敌畏乳油,浓度以 400500 倍液为宜(浓度过高易烧苗),能够迅速将虫量控制在 2000 头以内。 000 头以上的地块则必须迅速组织劳力用撒毒土熏蒸的方法进行防治,否则短时间内即可使水稻穿顶、倒伏。 方法是:将田间水排干,667 平方米用 50%敌敌畏乳油 250300 克与 2530 公斤湿润细沙土拌匀,堆闷 35小时,在露水干后均匀撒施,下午 4 时前结束,施药 1 小时后可杀死田间虫量的 90%以上,然后再采用以上喷雾的方法进行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