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杂草 水虱草内容摘要:

1、虱草 形态特征秆丛生,高 1060 厘米,扁四棱形,秆基部有 13 个无叶片的叶鞘,地上分枝多向两侧发展。 叶生于秆基的两侧,狭条形,剑状侧扁,通常短于秆。 鞘侧扁,背面呈锐龙骨状,前面具膜质、锈色的边。 苞片 24 枚,刚毛状,较花序短。 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辐射枝 36 个。 小穗多数,单生于辐射枝顶端,近球形或卵形,长 米,宽 米。 鳞片膜质,卵形,长约 米,背面有龙骨状突起,3 脉。 雄蕊 12,花柱三棱形,柱头 3。 小坚果三棱状倒卵形,长约 米,黄色,具疏生瘤状突起和横向长圆形网纹。 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种子通常无休眠期,条件适宜即可萌发,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出苗。 某些具休眠期的种子,通 2、过干燥处理休眠即行打破。 种子萌发温度较宽,1530均可萌发,以平均气温 20萌发最好。 发芽以土壤含水量 2030为最好,超饱和水分,发芽显著减少,淹水条件下仅稍有发生。 移栽稻田前期保水活棵有利于抑制水虱的发生,稻田田间 5 月份即有发生,68 月为发生高峰。 (2)营养生长干干湿湿的环境有利于水虱草的生长蔓延,特别是根系的生长。 水虱根系较水稻根系生长为快,往往将水稻根系包围,甚至穿透进入水稻根内,夺取水分及养料。 水虱属喜光植物,虽然发生期较长,但稻田荫蔽即能有效抑制其发生和生长。 (3)开花结实水虱开花对光照周期不敏感,一般 78 月开花,89 月成熟。 在南方花期更长,种子数量多,单株结实可达几千粒以上。 种子的生命力极强,牲畜食用后,粪便中的种子仍具发芽力。 分布与危害水虱草分布较广,除东北、西北、西藏较少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分布。 由于水虱不耐荫蔽,不耐水淹,因而田埂、田边、抛荒稻田以及灌水不足、长势较差的稻田发生较多。 另外,水虱草是水稻纹枯病的寄主,会加重水稻病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