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增种秋大豆增产增收效果好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试验:在中稻收割后,利用其田间的温光条件,增种一季秋大豆,可增产大豆 60120 公斤/亩,经济收入 150420 元/亩,增产增收效果较好,适宜于海拔 400 米以下的再生稻区推广。 其技术要点如下:一、适地良种:海拔 400 米以下无水蓄留再生稻的田块及所有水稻制种田,均可种植。 于水稻散籽后开沟排水;水稻收割后,及时清除杂草、稻桩,不翻耕,并按 110 厘米放线开厢,厢面宽 86 厘米,两厢之间开一条深、宽各 26 厘米的沟。 选择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 如贡豆三号、贡豆五号、湘春十号、西豆三号、成豆四号、川农早熟一号和宁镇一号等。 二、合理密植:秋大豆的播种,宜在中稻收后的 8 2、月上中旬完成。 一般每亩用种量 78 公斤。 播种前,每亩用钼酸铵 10 克拌豆种。 在稻田厢面上,按2030 厘米的窝行距打窝直播,每窝点种子 34 粒,每亩成苗要求在 株以上。 并亩用过磷酸钙 30 公斤、草木灰 150 公斤、细渣肥 800 公斤混合沤制的种肥盖窝。 三、肥水管理:出苗前,对土壤干旱的田块,淋 12 次清粪水促发芽出苗。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和间苗,每窝留 23 株豆苗为宜。 当第一片复叶展开时,施 1 次速效性追肥,亩施人畜水粪 900 公斤加尿素 5 公斤;苗高 25 厘米左右时,追施第二次肥,亩施人畜水粪 600 公斤。 同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保苗。 四、病虫防治:于 9 月初,亩用化录果 150 毫升加多杀菊脂 15 毫升兑水 50 公斤常规喷雾,防治豆卷叶螟和豆杆蝇;9 月下旬结荚期,结合田间杂草,亩用化录果 150 毫升兑水 50 公斤喷雾,防治豆荚螟。 五、适时采收:秋大豆的全生育期约 80 天左右。 一般在 11 月上中旬,植株上约有 23 的豆荚呈黄褐色时即可收割。 “宁镇一号”属常规种,可选粒大饱满的豆粒第二年做种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