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增种秋大豆增产增收效果好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试验:在中稻收割后,利用其田间的温光条件,增种一季秋大豆,可增产大豆 60120 公斤/亩,经济收入 150420 元/亩,增产增收效果较好,适宜于海拔 400 米以下的再生稻区推广。 其技术要点如下:一、适地良种:海拔 400 米以下无水蓄留再生稻的田块及所有水稻制种田,均可种植。 于水稻散籽后开沟排水;水稻收割后,及时清除杂草、稻桩,不翻耕,并按 110 厘米放线开厢,厢面宽 86 厘米,两厢之间开一条深、宽各 26 厘米的沟。 选择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 如贡豆三号、贡豆五号、湘春十号、西豆三号、成豆四号、川农早熟一号和宁镇一号等。 二、合理密植:秋大豆的播种,宜在中稻收后的 8 2、月上中旬完成。 一般每亩用种量 78 公斤。 播种前,每亩用钼酸铵 10 克拌豆种。 在稻田厢面上,按2030 厘米的窝行距打窝直播,每窝点种子 34 粒,每亩成苗要求在 株以上。 并亩用过磷酸钙 30 公斤、草木灰 150 公斤、细渣肥 800 公斤混合沤制的种肥盖窝。 三、肥水管理:出苗前,对土壤干旱的田块,淋 12 次清粪水促发芽出苗。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和间苗,每窝留 23 株豆苗为宜。 当第一片复叶展开时,施 1 次速效性追肥,亩施人畜水粪 900 公斤加尿素 5 公斤;苗高 25 厘米左右时,追施第二次肥,亩施人畜水粪 600 公斤。 同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保苗。 四、病虫防治:于 9 月初,亩用化录果 150 毫升加多杀菊脂 15 毫升兑水 50 公斤常规喷雾,防治豆卷叶螟和豆杆蝇;9 月下旬结荚期,结合田间杂草,亩用化录果 150 毫升兑水 50 公斤喷雾,防治豆荚螟。 五、适时采收:秋大豆的全生育期约 80 天左右。 一般在 11 月上中旬,植株上约有 23 的豆荚呈黄褐色时即可收割。 “宁镇一号”属常规种,可选粒大饱满的豆粒第二年做种用。 专利查询。稻田增种秋大豆增产增收效果好
相关推荐
L B A O R H 1如图所示,沿半球形 碗的光滑内表面,一质量为 m 的小球正以角速度ω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碗的半径为 R,则该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水平面离碗底的距离是多少。 [来源 :学科网 ] [来源 :] 1如图所示,长为 L 的细线一端悬于 O 点,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从 A点由静止开始摆下,当摆到 A 点与最低点之间的某一位置 C 点时,其速度大小为 v
( ) A.下滑过程中木块加速度为零 B.下滑过程中木块所受合力大小不变 C.下滑过程中木块受合力为零 D.下滑过程中木块所受的合力越来越大 [来源 :学 167。 科 167。 网 Z167。 X167。 X167。 K] 解析:因小木块做匀速圆周运动,故小球受到的合外力即向心力大小不变,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故选项 B正确。 6.水 平面内放置一原长为 L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
中相遇,则必须 ( ) A.先抛出 A球 B.先抛出 B球 C.同时抛出两球 D. A球的初速度大于 B球的初速度 在光滑杆上穿着两个小球 m m2,且 m1=2m2,用细线把两球连起来,当盘架匀速转动时,两小球刚好能与杆保持无相对滑动,如右图所示,此时两小球到转轴的距离 r1与 r2之比为 ( ) A、 1∶ 1 B、 1∶ 2 C、 2∶ 1 D、 1∶ 2 某人在距地面某一高度处以初速度
2、量的 30。 进入 7 月份以后,以速效性磷肥为主,并辅以少量的氮、钾肥。 其追肥量为全年追肥量的 20。 氮肥的适宜用量一般 12 年树,每次每株可追尿素 50,3生树 150;5以后每亩每年施尿素 30斤。 对瘠薄地增施氮肥。 保肥力差的山坡瘠薄地,应勤施少施,雨季后可少量追施氮肥以弥补淋溶损失。 碱性土壤,追磷肥。 生长较弱的树,包括“小老树”,在萌芽前、新梢的初长期分次追肥。
香蓼 形态特征高 20100 厘米,茎近直立或下部斜升,具较多分枝,有纵棱,略带红紫色,无毛或疏被短毛。 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 28 厘米,宽 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无毛或脉上被少数柔毛,米,萼片 46,卵状披针形或正三角形,长 米,外面无毛或略被短柔毛。 花瓣 4,黄色,狭匙形,长 米,宽不到 米,无毛,基部有 2 苞片。 雄蕊与萼片同数,花粉粒单一。 花柱长约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