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田螺养殖技术内容摘要:

1、长快,适应性强、易繁易养,但喜荫怕光,所以适宜稻田养殖。 这样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稻田养殖田肉具有生长周期快、病害少、易管理、效益好等经济优势,是一个短、平、快的致富项目,尤其是在水草资源丰足的地区,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 一、稻田选择养螺稻田要选择天旱不干、洪水不涝的稻田,耕作时不要使用农机操作,不宜犁耙,但必须根除杂草。 二、水质要求田螺对田水的溶氧较为敏感,当含氧量低于 克/升时摄食不良,溶氧在 时开始死亡。 因此,田水必须水质清新,溶氧量较高。 三、稻田设施建设也可在水稻移栽时留下空道,栽秧后 1 周内,开挖沟宽 2030 厘米,沟深1317 厘米的丰产沟,在稻田的进出水口还应设置较密的栏栅或 2、网目较小的聚乙烯网。 田埂四周严防鼠、蛇等钻洞漏水,以免螺外逃。 四、田螺的放养和管理1、放养。 人工养殖田螺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公顷 9只。 也可投放种螺,一般每平方米放养种螺 克。 2、投饵。 田螺食性杂,除摄食天然饵料外,可适当投喂一些青菜、豆饼、米糠、蚯蚓等,还可投喂其他动物内脏、下脚料等。 饵料应新鲜,仔螺产出后 2周即可投饵。 投饵时,应先将固体饵料泡软,把鱼杂、动物内脏、下脚料等剁碎,再用米糠或麸拌匀后投喂。 每天投喂 1 次,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 89 点为宜。 日投喂量大致为田螺总重的 13,并随着体重的逐渐增长,其食量可适当调整。 对一些较肥沃的稻田,也可不投饵;让其摄食水中的天然浮游动物和水生植物。 投饵时,若发现田螺厣片收缩的肉溢出时,说明田螺缺钙、此时应在饵料中添加虾皮糠、贝壳粉等。 若厣片陷入壳内,则为饵料不足,饥饿所致,应及增加投饵量,以免影响田螺生长繁殖。 3、饲养管理。 田螺的饲养管理,最重要的是注意管好水质、水温。 夏秋,田螺摄食旺盛,又是高温季节,采取冲水换水灌田,降低水温,增加溶氧量。 此外,铁、硫等含量过高的水原以及工业废水,绝不能使用,因为这会直接导致螺死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