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内容摘要:
1、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其发病轻重则因年份、地域而异。 一、发病类型及症状根据发病的时间和受侵害部位不同,稻瘟病可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 由于我省寒地稻区春季气温低,故基本上不发生苗瘟。 1、节瘟节瘟多在穗颈下第二节上发生,初生暗褐色小点,以后呈一并状扩展到整个节部变黑褐色,病节凹陷,易发生倒折,影响水分和氧料的运输,以致穗部早枯,不能正常灌浆结实,籽粒不饱满,千粒重偏低。 早期发生节瘟,会导致白穗现象,病节部常产生灰绿色霉层。 发病时期 7 月下旬到 8 月上旬。 2、穗颈瘟和枝梗瘟穗颈瘟和枝梗瘟发生在穗颈、穗轴和枝梗上。 初为水渍状暗褐色斑点,后渐为环状向上下扩展 2、,最后变成黑褐色。 早期侵害的稻穗常造成白穗,晚期受害时籽粒不饱满造成秕谷,影响产量,如遇阴雨及阴湿天气,危害更加严重。 多发病于 7 月下旬到 8 月末。 二、发病因素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仅同水稻品种有关,还受气象条件和栽培管理技术等外界环境影响。 1、气象条件影响稻瘟病流行的气象因素,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其次是光和风。 温度主要影响稻瘟病菌的生长发育,湿度则影响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两者相互关系。 一般适温(2030)范围内除雨或持续高温(田间湿度在 90%以上)的情况下,出现时晴时或早晚雾浓露重,最利于病菌的繁殖,往往引起穗颈瘟的大面积发生。 2、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技术与稻瘟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3、其中以施肥和灌溉最为关键。 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稻株自徒长,叶色浓黑,贪青晚熟,削弱了水稻的抗性,常诱致病害严重发生。 3、品种的抗性水稻品种的抗病力强弱,对发病程度关系很大,不同水稻品种的抗性相当悬殊。 三、防治措施稻瘟病的防治应以选育和推广高产、优质、抗病品种为基础,切实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主的栽培措施,尽可能消灭越冬菌源,科学合理地药物防治。 1、选用适当熟期的抗病良种目前我省抗病较强的品种有 92188、垦稻 12 号、垦稻 11 号、哈 220 等。 选择水稻品种时应注意,同一抗病品种不能连续种植,要有计划地引进、更换水稻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首先,稻种要进行药物消毒灭菌,旱育稀植,培育无病壮秧。 4、其次,在本田整地时消灭越冬菌源,处理病谷、病草、消灭传染源。 再次,科学管理肥水,合理施肥管水,既可改善环境条件,控制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又可使水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获得高产稳产。 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气看田巧施肥,增施磷钾肥,勤喷叶面肥。 管水办法是:前期实行科学轮灌,以水调肥,浅水勤灌,以水增温。 分孽结束结合烤田做到促控结合。 孕穗期采取深水护胎,足水抽穗。 后期干干湿湿,养根保叶。 3、药物防治(1)叶瘟:7 月中旬使用三环唑或富士一号,每亩施用 75%三环唑1520 克,兑水 6075 升喷雾,病害严重地块隔 710 天二次施药。 (2)防治穗颈瘟和节瘟。 在始穗期和齐穗期每亩地用 40%富士一号 100 毫升米醋 水 20 公斤均匀喷雾。 专利查询。稻瘟病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
相关推荐
“勇气”号的火星登陆探测器从美国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并将在北京时间 4日中午左右登陆火星,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正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 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 根据地球和火星的有关资料,回答 9~ 10题。 9. 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1、莎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细长。 秆散生,高 35100 厘米,粗壮,扁三棱形,平滑。 叶片少、基生、线形,宽 米,背面中肋呈龙骨状突起,叶状苞片 35 枚,长于花序 1 倍。 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具 47 个第一次辐射枝,最长者可达 16厘米。 每辐射枝上具 13 个穗状花序,每一穗状花序具 517 个小穗,花序轴被稀疏短硬毛。 小穗条状披针形,长 米,宽约 米,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翅。 鳞片两列
害后(如地震)重建造成的 D.追逐水源造成的 6.北京交通格局特点是 [ ] A.“井”字形格局 B.由圆环路和“井”字路组成的 C.棋盘形格局 D.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 7.以下城市产业建设符合未来北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发展方向的是 [ ] A.积极发展支柱产业 —— 旅游业 B.主要发展高层房地产产业 C.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D.大规模发展钢铁等重工业产业 提 高 资料分析题
1、型莎草 又名球花碱草形态特征秆丛生,扁三棱形,稍有翼,光滑,高 1080 厘米。 须根,淡红色。 叶较小,条形,光滑或顶端稍粗糙,宽 米,常为株高的 23,有的退化为叶鞘。 叶鞘筒状、封闭,下部叶鞘黄色至褐色。 长侧枝聚花序具辐射枝 15 个,花序下有叶状苞片 23 枚,常较花序长。 小穗数目多,在枝头密集聚成头状球形,直径 米,小穗披针形或条形,长 米,宽 米,具 1030 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