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主要杂草 异型莎草内容摘要:

1、型莎草 又名球花碱草形态特征秆丛生,扁三棱形,稍有翼,光滑,高 1080 厘米。 须根,淡红色。 叶较小,条形,光滑或顶端稍粗糙,宽 米,常为株高的 23,有的退化为叶鞘。 叶鞘筒状、封闭,下部叶鞘黄色至褐色。 长侧枝聚花序具辐射枝 15 个,花序下有叶状苞片 23 枚,常较花序长。 小穗数目多,在枝头密集聚成头状球形,直径 米,小穗披针形或条形,长 米,宽 米,具 1030 朵花,鳞片两列对生,膜质,近于扁圆形,顶端圆,长不到 米,小穗轴无翅。 小坚果三棱状倒卵形,棱角锐,淡褐色,表面具微突起。 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异型莎草为典型的水生杂草,休眠易解除,但由于部分种子未完成后熟作用,因而休眠期不整齐 2、,最长可达 23 个月。 异型莎草生活周期较短,从种子到种子,一般 23 个月即可完成,但由于种子的发芽条件要求较严格,当年的种子一般不会萌发。 种子萌发的起点温度为 15,但高温、变温有利于萌发。 长江流域,5 月上旬虽有发生,但高峰期在 67 月,以 3040变温状态最有利于萌发。 另外,萌发需要较高的水分,在淹水及饱水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湿润及干燥均不萌发。 萌发还需要光照,土表的种子易于萌发,埋土的种子只有在耕翻见光后才能萌发,在日夜光周期的条件下萌发最好。 异型莎草种子较小,千粒重仅 ,因此可能出芽的深度仅有 米,在 1 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不会萌发,但深层的种子因被迫环境休眠可保持数年的发芽力。 (2 3、)营养生长异型莎草生育期短,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养料和光照。 在干湿的田块,异型莎草株高一般不到 20 厘米,而在水肥充足的稻田,株高可达80100 厘米以上。 异型莎草对光照较敏感,水稻夹棵或栽插前期发生的异型莎草与水稻的相对高度可达 1 以上,中后期发生的异型莎草则生长矮小,很少结实,对水稻不造成危害。 异型莎草在高温条件下生长较好,出芽后每生长 1片叶需积温约 93,平均气温 10时,约 4 天长出 1 叶,平均气温在 25以上,每 12 天长出 1 叶。 (3)开花结实异型莎草开花结实对光周期不敏感,从 6 月到 10 月均可开花结实,生活周期较短。 据江苏北部定点观察,水稻栽插后 2 天出苗,5 天进入盛期,10 天进入高峰;3 叶后开始分蘖,5 叶进入分蘖盛期,单株分蘖 ,生育期为 71 天;每个花序结籽平均 6969 粒,借风、水传播,落入表土层中。 分布与危害异型莎草分布全国,尤以低洼保水的田块发生较多。 由于生长期短,生长迅速,发生严重的田块往往高出水稻,构成单一群落,造成减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