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小秧迟迟不能分蘖原因内容摘要:
1、病规律和传播途径:水稻恶苗病的病菌在谷粒和稻草上越冬,次年使用了带病的种子或稻草,病菌随着种子萌发而繁殖,从秧苗的芽鞘或伤口侵入,引起秧苗发病徒长。 发病秧苗常枯萎死亡。 未枯死的病苗为淡黄绿色,生长细长,一般高出健苗三分之一左右;根部发育不良,分蘖少,甚至不分蘖。 带病的秧苗移栽后,把病菌带到大田,引起稻苗发病。 当水稻抽穗开花时,病菌经风雨传到花器上,使谷粒和稻草带病菌,循环侵染为害水稻。 病菌易从伤口侵入,播了受机械损伤的稻种,或秧苗根部受伤重的,发病就重。 旱育秧发病常比水育秧重。 防治方法:防治水稻恶苗病重点放在种子的处理上。 (1)选用无病的种子留种。 这是比较可靠而最有效的方法。 (2)严格消毒种子 2、。 用强氯精浸种、50%的多菌灵 100 克,加水 50 千克浸种;或35%的恶苗灵 120 克,加水 50 千克浸种;或 3%的生石灰水浸种 48 小时。 药液浸咱必须注意的是,液面一定要高出种子层面 15 厘米米,供种子吸收。 同时,在浸种过程中,药液面保持静止状态,中途不能搅拌,也不能重复使用,以保证闷死病菌。 (3)不管是在秧田还是大田里,发现病株应及时拔掉,防止扩大侵染。 (4)妥善处理病稻草,不能随便乱扔,也不能堆放在田边地头,不能作种子催芽的覆盖物,不能用来捆扎秧把,可集中高温堆沤,严重的用火烧。 稻赤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俗称“红僵苗”、“铁锈病”。 近年来该病在各地发生加重,一般受害田减产 3、 1。 该病一般在秧苗移栽后 10开始发生,病程短的 1 个月左右,长的达两个月。 症状为秧苗迟迟不返青,或返青后生长不良,僵苗不发,甚至发生死苗。 病株地上部分矮小,分蘖减少或不分蘖。 开始时叶色浓绿,以后下部叶片沿中脉出现赤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致使整张叶片干枯、变焦,远望像“火烧田”。 稻根开始为深褐色,后变黑、腐烂发臭。 引发赤枯病的原因,一是施用生肥过多,稻苗根系中毒;二是土壤严重缺少磷、钾、锌,稻株营养失调;三是长期深水灌溉,耕层糊烂,根不下扎,土壤缺氧;四是土壤瘠薄,冷、板、瘦,致使水稻根系发育不良。 防治措施:见病后立即喷施惠满丰,每亩用 100升,对水 500 倍,同时每亩施硫酸锌 1 公 4、斤,降解有毒物质,增强根系活力,促进秧苗转化。 增施磷钾锌肥。 缺磷的每亩施过磷酸钙 25 公斤,缺钾的每亩施氯化钾或硫酸钾10 公斤,缺锌的每亩施硫酸锌 1 公斤。 提倡基施磷钾锌肥,因为赤枯病大多数发生在苗期,基施效果好。 也可以在见病后追施。 排水露田,透气增氧。 如果稻田浮泥深,冒气泡,有臭味,应及时排水软蹲,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秧苗新根发生。 有机肥充分腐熟后施用。 大力推行秸秆还田。 至不返青,或返青后不分蘖以至萎缩,群众一般称之为“坐兜”。 “坐兜”田大多出现于低洼阴湿地区和冷、烂、瘦田,但有时肥田也发生。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缺锌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兜”症状表现为“稻株基部叶子的叶尖干枯, 5、在叶片的中段出现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不规则斑块,并从老叶逐渐向上部邻近叶片发展。 病情严重时,老叶上的锈斑扩大成片,呈条状,出叶速度呈著减慢,新出叶叶片变小,褪绿发白,植株矮缩,叶色褪淡。 容易出现缺锌症状的土壤主要有:比较肥沃的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 1%或大量施用绿肥的石灰性水稻土容易发生缺锌现象;强烈淋溶的酸性土壤,尤其好似砂质土中含锌量较少,易出现缺锌现象;以前不显缺锌的不平地块,在近几年的农业综合开发中进行大面积土地平整时,丧失表土较多的土壤和温度较低的冷浸田也易发生缺锌现象;通过多年的增磷补钾后,有效磷含量高的土壤,大量施用氮肥会使作物需锌量增加,易引起缺锌。 缺锌可导致作物产量的品质的下降,必须及时补锌。 但土壤中锌含量过多也会导致农作物中毒。 因此,对缺锌田块补锌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量和浓度,否则,会矫枉过正,适得其反。 正确的施锌方法是:在确诊为秧苗缺锌“坐兜”时,用 硫酸锌溶液,对发病稻苗连续喷 23 次,每次间隔 7 天;也可每亩用硫酸锌 1克,拌干细土后均匀撒于田面,并人工耕田 1 次。 用以上方法我们成功解决了2000 多亩稻田的补锌问题,效果明显。 专利查询。稻小秧迟迟不能分蘖原因
相关推荐
北方水土资源扇形百分比示意图 (2)我国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匹配是否合理 ?如果不合理,你认为怎样加以解决 ? 读下表,分析回答:( 8分) 我国人均资源与世界比较 (1)我国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2)怎样对待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 水资源 土地资源 北方 20% 60% 南方 80% 40% 中国 世界 中国在世界的位次 人均耕地 公顷 公顷 67 位 人均林地 公顷 公顷 80
1、型莎草 又名球花碱草形态特征秆丛生,扁三棱形,稍有翼,光滑,高 1080 厘米。 须根,淡红色。 叶较小,条形,光滑或顶端稍粗糙,宽 米,常为株高的 23,有的退化为叶鞘。 叶鞘筒状、封闭,下部叶鞘黄色至褐色。 长侧枝聚花序具辐射枝 15 个,花序下有叶状苞片 23 枚,常较花序长。 小穗数目多,在枝头密集聚成头状球形,直径 米,小穗披针形或条形,长 米,宽 米,具 1030 朵花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下列地区中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 ) A、四川盆 地 B、吐鲁番盆地 C、海南岛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台风发源于( ) A、热带洋面 B、温带海区 C、我国北部 D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 )为主。 9. 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生存,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时光 君子风度 老师问小哈默:“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 小哈默答道:“它是圆的。 ” “你怎么知道它是圆的呢。 ” “那就算它是方的吧。 你是老师,我不想为了这个问题引起一场争论。 ”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 ( ) 思路解析: 伊斯兰教是公元 7世纪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立的。
到两年三熟;南方地区因为冬季温和,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因为自然环境上的差异,也导致了作物上的不同:北方作物以耐凉、耐旱为主;南方则以耐水、耐热为主。 答案: 项目 秦岭 — 淮河以北(北方地区) 秦岭 — 淮河以南(南方地区)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耕作制度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淮河以南:一年两熟 海南岛:一年三熟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