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区玉米粗缩病防治的措施内容摘要:
1、米粗缩病是以灰飞虱为传毒媒介的一种病毒性病害,病原物为玉米粗缩病毒。 该病发生规律是带毒的灰飞虱成虫或若虫在小麦、温室大棚或田头地边杂草等场所越冬,第二年 5,带毒灰飞虱从小麦和水稻田陆续迁移到距离最近春夏播玉米田传毒危害,造成玉米粗缩病发生。 一、远离水稻秧田区种植玉米。 由于水稻秧田是灰飞虱危害的主要对象田,所以水稻秧田也是灰飞虱的主要聚集场所,密度大、虫量高,调查表明东海县水稻秧田飞虱虫量每平方尺高达 20 头,所以秧田附近的玉米田及飞虱虫量也相应较高,传染玉米粗缩病毒机率也相应较大,故要远离水稻秧田种植玉米,减少灰飞虱传毒机率。 二、选择安全播种期,避开玉米感病叶龄期。 种春玉米或麦茬玉米,不种 2、半夏玉米(即 5 月中旬至 6 月初),使玉米感病敏感叶龄与灰飞虱成虫传毒种群高峰期错开。 春玉米播种要确保 5 月下旬前可见叶龄达 10 叶以上,麦后夏玉米在6 月 5 日以后播种,使玉米苗期错开灰飞虱发生高峰期。 三、种植耐病玉米品种。 种植耐病玉米品种如鲁单 50、苏玉 9 号、中玉 4 号等,可显著减轻玉米粗缩病的病症和发病率,可比同期播种掖单 13 号病情轻 20但耐病品种仍能发病,必须结合玉米安全播种期播种,控病效果才能更加理想。 四、药剂拌种防治灰飞虱。 用吡虫啉拌玉米种,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可达 1 个月以上,有效控制灰飞虱在玉米苗期发生量,从而达到控制其传播玉米粗缩病毒的目的。 一般每亩用 3、吡虫啉有效量 拌 克玉米种。 五、抓住关键时期,全面防治传毒昆虫。 一是在一代灰飞虱低龄若虫期的 5 月上旬,二是在小麦、油菜收获前灰飞虱的移转期即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 选用5%高效大功臣或 5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每亩 20 克或 25%蚜青灵乳油每亩 40 毫升,对麦田、油菜田及其田埂、地头、沟边杂草全面喷药。 每个时段用药 1,全面压低灰飞虱种群数量。 六、对玉米粗缩病田块用药防治。 在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洒防治病毒的药剂加植病灵或病毒特杀等病毒抑制剂,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减轻发病的程度。 七、全面加强水稻秧田灰飞虱防治,压低其总量。 采用统防统治、综合防治、速效药剂与长效药剂相结合的策略,在灰飞虱发生期统一防治 2。 专利查询。稻作区玉米粗缩病防治的措施
相关推荐
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①农业生产方面 ②水利建设方面 ③城市建设方面 ④海 、陆、空交通和工程建设方面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填出表中相应的 天气或天气符号 8.阅读下列资料,看看它们提供了哪些信 息,并加以总结。 材料 A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② 亚洲 ( )C.赤道穿过其大陆的大洲 ③ 南极洲 ( )D.面积最大的大洋 ④ 北冰洋 ( )E.面积最小的大洋 ⑤ 大西洋 ( )F.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洋 ⑥ 太平洋 17 (24分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 29 %表示 ________,说明地球是一个以 __________为主的球体。 (2)指认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大洲: ① ____________,
1、007 年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水稻病虫害来势猛、发生重,其中稻纵卷叶螟在我国长江流域、江淮、西南、华南等稻区大发生,发生程度为近 10 年最严重的,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各水稻主产省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防控行动,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据统计,全国防治面积 上年增加了 亩次,挽回稻谷损失 978 万吨,比上年多挽回400 万吨,尽管稻纵卷叶螟防控成效显著
是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 A、地形雨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对流雨 10、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 B、居民以黄种人为主 C、耕地面积居世界首位 D、农作物产量居世界第一,二位的分布是黄麻、棉花 11、印度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南季风的影响 B、东北季风的影响 C、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D、地形的影响 12
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④香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⑤广州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这个题目是天气符号的辨识练习。 答案: ①晴 28— 35 ℃②晴 27— 36 ℃③雷阵雨转晴 27— 34 ℃④大雨转小雨 25— 28 ℃⑤中雨转小雨 25— 29 ℃ 快乐时光 老师问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