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防治须用新技术内容摘要:
1、007 年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水稻病虫害来势猛、发生重,其中稻纵卷叶螟在我国长江流域、江淮、西南、华南等稻区大发生,发生程度为近 10 年最严重的,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各水稻主产省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防控行动,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据统计,全国防治面积 上年增加了 亩次,挽回稻谷损失 978 万吨,比上年多挽回400 万吨,尽管稻纵卷叶螟防控成效显著,但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害虫发生呈加重趋势。 2007 年全国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 亩次,比2006 年增加 亩次(增 47%),其中大发生面积达到 亩次。 发生特点是:发生范围广、面积大,迁入早、峰次多,蛾量大、田间虫口 2、密度高,且危害历期长,发生程度超过了大发生的 2003 年同期,田间自然危害卷叶率在50%左右,最高达 90%据初步测算,全国因稻纵卷叶螟危害损失稻谷达 85 万吨。 二是农民难以掌握防治方法。 稻纵卷叶螟防治适期为卵孵化至低龄幼虫阶段,由于稻农难以掌握田间调查和防治关键技术,缺乏害虫和天敌识别知识,往往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加之技术不到位、喷水量小、施药方法不当、药剂品种不对路,影响了防治效果。 三是过分依赖化学农药,负面影响严重。 近年来,由于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应用及农民培训的支持不够,造成生产上普遍存在单纯和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现象,农药使用次数多、用量大,加上农药监管不力,一些地方大量 3、使用氟虫腈甚至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导致稻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受气候、栽培方式、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008 年稻纵卷叶螟仍呈重发态势,防治任务将达到 4 亿亩次左右。 为了提高防控成效,降低灾害风险和传统防治方法的负面影响,确保水稻生产安全,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 安徽居巢市示范区开展了生物农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示范,对 4 保叶效果 综防示范田蜘蛛累计总量平均为 8350 头/百丛,比非示范区高 36%,示范区稻田生态平衡,对稻飞虱等害虫的自然控害能力增强。 福建建阳示范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调查表明,非灯控区稻 4、纵卷叶螟亩幼虫量 19455 头,灯控区为 4720 头,仅为非灯控区的 24%,同时对螟虫、稻飞虱等害虫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防治成本仅为化学防治的41%,既有效控制了危害,还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稻田生态,提高了农产品品质。 2施用新药剂丙溴磷防治。 综合分析多个试验示范点数据可以看出,40%丙溴磷乳油对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效,在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每亩用80制剂常量或弥雾喷雾,对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防效可达 90%以上,对稻飞虱的防效在 95%以上,同时可兼治二化螟等其他水稻害虫,总体防治效果普遍优于当前生产中常用药剂品种,且对作物安全,有望替代高环境风险的传统药剂品种。 2007 年,在试验示范基点对技术人员和稻农开展的丙溴磷防治稻纵卷叶螟技术培训,使这项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在湖南、安徽、上海、江西等省(市)丙溴磷已成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首选药剂品种,利查询。稻纵卷叶螟防治须用新技术
相关推荐
1、米粗缩病是以灰飞虱为传毒媒介的一种病毒性病害,病原物为玉米粗缩病毒。 该病发生规律是带毒的灰飞虱成虫或若虫在小麦、温室大棚或田头地边杂草等场所越冬,第二年 5,带毒灰飞虱从小麦和水稻田陆续迁移到距离最近春夏播玉米田传毒危害,造成玉米粗缩病发生。 一、远离水稻秧田区种植玉米。 由于水稻秧田是灰飞虱危害的主要对象田,所以水稻秧田也是灰飞虱的主要聚集场所,密度大、虫量高
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①农业生产方面 ②水利建设方面 ③城市建设方面 ④海 、陆、空交通和工程建设方面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填出表中相应的 天气或天气符号 8.阅读下列资料,看看它们提供了哪些信 息,并加以总结。 材料 A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 A、地形雨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对流雨 10、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 B、居民以黄种人为主 C、耕地面积居世界首位 D、农作物产量居世界第一,二位的分布是黄麻、棉花 11、印度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南季风的影响 B、东北季风的影响 C、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D、地形的影响 12
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④香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⑤广州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这个题目是天气符号的辨识练习。 答案: ①晴 28— 35 ℃②晴 27— 36 ℃③雷阵雨转晴 27— 34 ℃④大雨转小雨 25— 28 ℃⑤中雨转小雨 25— 29 ℃ 快乐时光 老师问小明
2、产 2002度续试,斤,比对照中油 821 增产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中油 821 增产 2002度参加长江上游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中油 821 增产 2002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127 公斤,比对照中油 821 2003度参加长江中游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中油 821 增产 2002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