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工程年产5万吨轻钢结构、1万吨重钢结构的钢结构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原建设部《十一五期间我国钢结构行业形势和发展对策》提出,我国在 “ 十一五 ” 期间继续坚持鼓励发展钢结构的政策,推广和扩大钢结构的应用;全面提高钢结构的应用技术水平,组成 50 家大型钢结构制作安装企业。 《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 “ 十五 ” 计划和 20xx 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20xx 年建筑钢结构用钢量目标达到全国钢产量的 6%。 我国钢结构行业起步于建筑轻钢结构(如工业厂房),自上世纪 80 年 代以来,钢结构在建筑轻钢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90 年代后,钢结构开始应用到超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市政高架、体育场馆、道路桥梁、工业设备领域,逐渐替代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近 20 年来,钢结构行业取得长足发展。 钢结构行业近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钢结构建筑在工业设备、工业厂房、建筑重钢、交通等领域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 而钢结构行业在国外发达国家自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得到大力发展,目前美国 50%以上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建筑,日本作为地震频发国家,大部分高层建筑、住宅建筑、场馆、桥梁均采用钢结构建筑。 (二)钢结构建筑的优 势 与传统混凝土结构建筑形式比,钢结构建筑具有在 “ 高、大、轻 ” 三个方面发展的容易实现设计的标准化、构配件生产的工业化、施工的机械化和装配化。 钢结构建筑是传统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替代品。 钢结构建筑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空间利用率高、施工周期短、工业化程度高、环境污染少、可循环利用、可塑性强、应用领域广泛等综合优势。 因此,钢结构建筑作为绿色低碳建筑,受到国家政策积极支持,在 “ 节能减排 ”发展战略背景下得到大力推广应用。 自重轻,基础造价低 钢结构体系自重轻,约为混凝土结构的二分之一,砖混结构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可减轻建筑物的重量约 30%,可以大大简化地基处理,有效降低基础的造价,通常比同规模的混凝土建筑低三分之一。 抗震性能好 在高烈度地震区,若自重减轻一半,相当于降低抗震设防烈度一度。 根据测算,中等高度建筑采用钢结构,结构自重减轻约三分之一,地震作用可减少 3040%,地面上单位面积的负荷也可减少 25%以上。 钢结构建筑物由于自重轻、惯性力小,地震对其建筑结构的破坏作用小,而且钢骨架结构本身具有优良的塑性和韧性,所以抗震性能较好,且若对钢结构加以适当处理,其耐地震力将更加有效。 正常抗震设计的建筑钢结构体系, 12/25 极少有因地震倒塌的,即使地震损害,形成的灾害也轻,而且由于钢材便于加工,其修复也较容易。 据统计,日本等地震高发区的建筑中钢结构占 38%,混凝土结构只占 20%多;我国则相反,混凝土结构占到 90%以上,钢结构还不到 5%。 空间利用率高 由于钢材强度高,房屋自重轻,故以钢骨架作承重结构时,可建造开间和进深较大的房屋。 一般钢筋混凝土主结构的梁高与跨度之比约为 1: 12- 1: 8,而钢结构这一比例则为 1: 20- 1: 16。 另外,由于钢结构所需构件的截面小,在相同建筑面积下的建筑空间利用率更高。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结构占用面 积只是同类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的 30%,采用钢结构可以增加使用面积 5%- 8%。 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 钢结构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除其基础外,大都采用工业化生产,钢结构大部分构件在工厂生产,运往现场通过焊接或螺栓进行整体组装,可全天侯作业。 同时,由于钢结构本身可作为劲性结构承担结构荷载和施工荷载,施工时不必支模、拆模,大大加快施工速度,由此可以降低成本。 并且工厂制作与现场安装可以同时进行,甚至一些标准化的建筑体系,可以随时订货,随时建造,而大大缩短建造周期和资金占用时间。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 30- 50 层的钢结构工程可以缩短施工工期 8- 12 个月左右,随着高层钢结构的发展和应用经验的积累,施工速度还可以加快。 环保性能好 钢结构建筑所用的材料主要是钢材、水泥及其制品和轻质保温材料,而极少需要黏土砖瓦和木材,因而不需挖地取土烧制砖瓦而毁坏耕地。 此外,现场施工主要是部件的组合安装干作业,而且作业量少,现场极少有粉尘、污水、噪音等,因而较少造成环境污染。 钢结构建筑的组装材料,大都设计得便于安装和拆卸,如因条件变化,需要将其改建或拆除比较容易;拆下来的部件,也易改造,钢材可循环使用,需要处理的废料垃 圾很少。 另外,钢结构建筑体系可以带动其它 ”节能环保 ”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 由于钢结构体系连接的灵活性,各种轻质高强高效墙体材料都可以与之配套使用,并将节能、防水、隔热、门窗等先进的成品集合在一起,实现墙体改革和综合成套应用。 因而,钢结构是真正的 “ 绿色 ” 建材。 13/25 可塑性强,应用领域广泛 钢结构构件可以制造或组合成各种造型的结构,因此,设计更加灵活、先进,它可以根据设计师的构思来完成其建筑功能及建筑造型艺术特性。 如国家体育馆 “ 鸟巢 ” 、国家游泳中心 “ 水立方 ” 等建筑造型就充分展现了钢结构的可塑性特点。 由于钢结构 具备较强的可塑性,使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诸如高层建筑物、场馆、展览厅、活动房屋、厂房、航站楼、住宅、桥梁、塔桅、管道、容器、高炉、焦炉、海洋平台、大型设备及其钢架等很多领域。 三、钢结构市场供需情况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钢结构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钢结构行业普遍采用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钢结构产量和钢结构消费量基本持平,钢结构市场供需保持动态平衡,据上海市金属结构协会《 20xx 年钢结构行业报告》统计, 20xx年全国钢铁产量约为 5 亿吨,钢结构用钢量约为 2,000 万吨,占钢铁总产 量 4%。 20xx 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 亿吨,按 4%的比例计算钢结构用钢量约为 2,300 万吨。 如按钢结构平均单价 5,000 元 /吨计算(文中除标明外,均指不含税价),则 20xx 年市场容量为 1,150亿元。 由于钢结构行业应用领域基本涉及固定资产投资,且钢结构建筑是替代传统建筑形式的新兴产业,在我国基建投资持续增长、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市场对钢结构的认知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钢结构行业市场容量增长幅度一直高于国民经济增长幅度,并将继续保持这一趋势,根据公司收集的信息及经验数据,预计未来 5 年钢结构行业市场容量的每 年增幅将在 10%以上。 目前,钢结构市场供应方主要分为钢结构承包商与钢结构制造商两大类,前者如精工钢构、杭萧钢构、东南网架等,主要从事钢结构工程承包业务,钢结构制造以自用为主;后者如本公司(水泥窑尾、电站主体结构及锅炉支架、建筑重钢、桥梁钢)、青岛东方铁塔(输电塔架、通讯塔架、锅炉支架)、齐星铁塔(输电塔架、通讯塔架)、辽宁大金重工(风电塔架、火电锅炉塔架),专注于钢结构制造业务、兼营部分工程业务。 另外,也有承接包含有钢结构工程的总承包单位,自身没有钢结构制造能力,主要从钢结构制造商处采购钢结构产品。 四 、 行业发展状况与市场竞争状况 目前,全国钢结构生产企业有 3,000 多家,但多数为年产 1 万吨以下的中小企业,年 14/25 产 10 万吨以上的企业仅 20 多家。 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钢结构制造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截至 20xx 年 12 月,中国钢结构协会共评定符合中国钢结构制造企业等级标准的企业 104 家,其中中国钢结构制造特级企业 39 家,中国钢结构制造壹级企业 60 家,中国钢结构制造贰级企业 5 家。 在建筑轻钢结构低端应用领域,由于技术门槛低、生产工艺较简单,生产厂家数量众多,约占总数的 80%以上,该等企业广泛分布于一、二、三线城市及县级 地市,尤其是三线城市及县级城市居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市场竞争形式以价格竞争、地缘关系为主,因此产品毛利率低。 在设备钢结构、建筑重钢结构、桥梁钢结构、空间钢结构等中、高端应用领域,由于技术门槛高、加工难度大、产品质量及精度要求高,生产企业相对较少,市场竞争相对缓和,获得订单的形式主要以招投标为主,市场竞争取决于企业技术与资金实力、规模、产品质量与品牌,产品毛利率较高。 15/25 第 四 节 公司的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经营模式如下: 一、采购模式 采购作为企业价值链的重要环节,历来为公司的管理重心 之一。 钢结构制造行业交货期严格、订单个性化、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决定了原材料采购既要严格按订单决定采购数量、根据交货期即时采购并提高资金周转率,又要发挥集中采购带来的价格优势、资源保障优势。 鉴于此,公司设置了两级采购管理体系,即采购管理部和事业部。 采购管理部负责对公司所有采购进行集中管理,通过工程成本预算控制(主要通过采购量和采购价格实现)、评审合格供应商、每月与供应商签订大合同等流程锁定资源与采购价格;采购管理部还负责对采购进行事前指导、事后采购数量监控与偏差分析。 公司根据每笔合同进行采购数量及采购价格的 预算管理、审核事业部提交的成本预算单,各事业部根据预算成本单确定预算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