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1富国强兵的秦国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料二 (商鞅变法 )行 之十年,秦民大说 (悦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 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 《史记 商君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反映了商鞅的什么精神 (2)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带来怎样的社会后果 ?为什么会出现 “ 民勇于 公战 ” 的局面 ?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贵族诬告商鞅 “ 谋反 ” ,结果商鞅被 迫起兵自卫,兵败被杀。 请 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 高考链接 13.( 2020山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 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 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尼图 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收入达到了 280 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 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到什么政治权利。 (2分 )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变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4 分 )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 (4分 )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A项为秦国保守派的观点; B项为儒家观点 ; C 项为用人方面的主张,属如何变法的范畴,不是要不要变法的原因。 因此正确答案为 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