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害虫及玉米病害防治用药内容摘要:

2、针虫(1)喷施药液。 用 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安全间隔期 2 天),或 20%氰戊菊酯乳油 20003000 倍液(安全间隔期 5 天),或 50%辛硫磷乳油 1000倍液,或 90%晶体敌百虫 1000 倍液,或 40毒死蜱乳油 1000 倍液,在防治适期内喷洒地面(后三者安全间隔期均为 7 天)。 (2)撒施毒土、毒沙。 用 50%辛硫磷乳油 斤加水适量,喷拌 125175 公斤细土,或用 1 份 20%速灭菊酯乳油拌 2000 份细沙,撒在作物心叶里。 (3)毒饵诱杀。 用 90%晶体敌百虫 4 公斤,喷在 50 公斤碾碎炒香的棉籽饼或麦麸上;或用 50%辛硫磷乳油 50 毫升,拌棉籽饼 3、5 公斤(或铡碎的鲜草)撒施。 毒饵或毒草在傍晚撒到幼苗根际附近,每隔一定距离一小堆,每亩撒 1520 公斤。 (4)药剂灌根:在虫龄较大时每亩用 80%敌敌畏或 50%辛硫磷 200 毫升加水 400 公斤灌根,或涂于植株茎秆防治(安全间隔期 57 天)。 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近几年在沿海、淮北等地半夏玉米上发生较重。 传毒介体灰飞虱在2006 年冬前虫量高,品种抗病性差,预计 2007 年发生程度为 3 级,沿海、沿淮及淮北半夏玉米 45 级。 预防玉米粗缩病应推广种植中玉 4 号、西玉 3 号、苏玉 9 号等抗耐病品种,调整播期,使玉米对病害最为敏感的生育时期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 在玉米播种前后及苗期及时防治灰飞虱,常用药剂有敌敌畏、吡虫啉、扑虱灵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