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1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187 42 000 51 937 据统计, 1860~ 1890 年,俄国的生 铁产量增加了 2 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 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 19 倍,石油产量猛增了 200多倍。 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 6倍,铁路线增长了 35 倍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 (2)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 (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 ?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 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材料一 经济上,俄国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的农奴制经济, 1861 年前,俄国的农业劳动力仍占劳 动力总数的 89%,国民财富收入的 71%是由他们创造的。 俄国工业劳动力只占到劳动力总数的 10%左右,且工业的基本形式是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为主。 同时期的英、法等国却已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 1860 年,俄国的铁产量为 29 万吨,德国的铁产量在 1850 年 时就已达到 万吨,英国在 1850 年时的铁产量为 225 万吨。 铁路建设最能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1860 年,俄国建成的铁路只有 1 600 公里,同年的英国建成的铁路则有 14 603 公里,法国到 1861 年时建成的铁路有 9 160 公里。 材料二 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材料三 民粹派在农 村宣传 请回答: ( 1) 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材料二所揭示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 ( 2)根据“二一九法令”,获得解放的农民获得了哪些权利。 ( 3)亚历山大二世还进行了哪些政治改革。 ( 4)材料三中的民粹派代表了谁的利益。 试分析说明他们这时在农村进行宣传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 A 解析 : 本题所有选项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特点。 但 B、 C、 D 三项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点。 而 A项为最基本特点。 2. C 解析:属同一事件原因的因素也要分清其因果关系。 C 项 “ 农奴制未废除 ” ,造成 A项 “ 改革不彻底 ” 和 B项 “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 , D项显然是次要原因。 3. D解析: 1861年俄国农奴制废除后.新的生产关系逐步确立,不可避免 地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的调整是顺应经济基础变化的。 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