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栽香菇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2、湿决定。 使拌完的水分达到 65宜。 把料用装袋机装入 53 厘米米的菌袋中,装好的菌袋重量在 克,上下松紧要一致,装得过紧容易产生撑袋,过松会影响其产量并且菌袋容易折断。 4、灭菌:通常用常压灭菌,每锅装 3000为宜。 用蒸气使菌袋达到100,蒸 20 小时,灭掉料中有害的杂菌。 5、接种:用密闭的方式把温度降到 25以下,对已经灭过菌的菌袋再用熏蒸方式灭菌 3时。 之后在每袋的正面打 4 个穴,把菌料塞满、塞严,再用胶带纸粘牢。 6、发菌:将已接好菌种的菌袋在常温下恢复 2 天后,把温度提高到 18进行发菌,菌室保持清洁,待菌长到 10 厘米的时候进行刺孔放氧,把原来 4 个堆积在一起的变为 3 个, 3、使空气充分进入垛中。 待菌长至背面的时候,再进行第二次放氧,刺孔的数量为 18。 在发菌过程的后期,菌袋自身产热,温度应掌握在 28以下。 7、下地:6 月份,把发好的菌袋外袋脱下,下地到已建好的小拱棚中,用细沙把各袋的缝塞满塞严。 同时要用微喷或人工喷水的方式,使菌袋不能失水,根据天气情况,每天喷水 3。 出菇棚的遮阳网密度应在 90%以上。 8、出菇管理:经过 3的喷水,小菇蕾就会长大,应摘去过密、畸形的菇蕾。 随着菇蕾的长大,喷水的数量应逐步减少,否则会影响菇的质量。 出菇棚不得超过 25,根据收菇的质量进行采摘,每天至少 3 次。 9、二茬菇以后的管理:随着菇的数量的减少,增加喷水次数进行补水,使水分充分补充,进行休菌。 待菌休好后,用胶皮或软的泡沫对菌棒进行震动,刺激出菇。 随着出菇数量的多少,菌棒会收缩,菌棒之间会产生裂缝,要及时用细沙把裂缝抹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