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1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随堂练习内容摘要:

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 ”。 证据为,彼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 也不造能防敌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等亦均绝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 因循苟且,空度岁月, „„ 故由此而至于衰微也 ”。 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 清国之覆辙 ”。 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 他于 1862年 8 月归国,立即成长为长州攘夷派的急先锋。 —— 《明治维新》 请回答: (1)材料中所提到的《海国图志》作者是谁 ?书中主要阐发了什么思想 ? (2)他 “ 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 ” ,是否属实 ?运用所学知识论证。 (3)他去中国的时候,中国国内正在开始 一 场什么自救运动 ?具体有哪些措施 ? (4)试比较 1862年中日两国有哪些共同的 “ 内忧外患 ”。 (5)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高杉晋作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 A 1860 年一批中下级武士暗杀了幕府实权人物 井伊直弼 ,标志着 尊攘派走上 了 日本 的政治舞台。 2. B 1865年初, 高杉晋作 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 3. D 考查武装倒幕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注意识记。 4. B 长州 、 萨摩 、 土佐 等西南强藩联合起来,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 5. C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 尊王攘夷 ” 重在 “ 排外 ” ,而武装倒幕重在“ 倒幕 ”。 C项不符合倒幕运动。 6. A “ 大政奉还 ” 以后,德川 幕府实际上仍然控制着国家政权,还拥有庞大的领地和人 数众多的军队,对外照旧可以 代 表国家,所以说 “ 大政奉还 ” 只是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的 标志。 强化提高 7. B 日本不成熟的资本主义决定了当时日本新的生产关系还不成熟,不能产生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 为寻 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中下级武士只能树起比幕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