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大豆春播技术内容摘要:

2、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合理安排品种熟期,杜绝越区种植现象发生,否则秋收时种子含水量偏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搞好播前种子处理一是播前晒种。 晒种一般能使发芽率提高 13%左右,提早出苗 23 天。 二是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 温度低或遇干旱时,种子在土壤中萌发时间长,易遭受病虫害,可用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 175100 防治。 50%多福合剂或种子量 50%多菌灵拌种。 虫害严重的地块要选用既含杀菌又含杀虫剂的包衣种子,未经包衣种子,需用 35%甲基硫环磷乳油拌种,以防治地下害虫。 拌种剂可添加钼酸铵,以提高大豆出苗率和固氮能力。 三、选用适宜的播种方式去秋封冻前土壤底墒水分不足,今春降雪多于往年。 建 3、议大豆田应避免采取活雪措施,以免水分过早蒸发,在大豆播种期土壤形成干旱。 未经秋翻地块采取原垄卡种,秋翻起垄地块采取平播后起垄或平作窄行密植,土壤墒情较差地块采取深开沟、浅覆土、重镇压,干旱严重地块采取行间覆膜的播种方法,并做到连续作业,防止土壤水分散失。 四、抢墒播种争取一次保全苗尽管今年春雪较多,由于去年秋天的干旱,底墒仍不足,要抓住地温回升的有利时机,利用早春返浆水抢墒播种。 当耕层地温稳定通过 5时可以进行播种,并连续作业防止土壤水分散失。 可采取深开沟、浅覆土、重镇压的播种方法。 深开沟以确保种子播在湿土上,覆土均匀,镇压后达到 2 厘米,确保播深一致。 播后镇压保墒。 土壤墒情适宜时,播后 23 4、 小时进行镇压;土壤墒情较差时应随播随压;土壤湿度大(含水量 25%)或播后遇雨的地块,需待地表出现 2 厘米干土层时再进行镇压。 播种以后要定期查田。 播后 35 天开始查墒情,对失墒严重的地块,采取措施进行补墒;在出苗前查芽情,对芽干、坏种地块,及时坐水补种;出苗后查苗情和虫情,对缺苗断条或遭受虫害的地块,补种早熟品种或药剂防治。 五、推进测土配方施肥长期以来,不少地方单凭经验进行施肥,造成土壤营养元素不平衡,生产上易出现缺钾、缺微量元素等现象。 要结合农业部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坚持科学施肥,根据测土结果,将氮、磷、钾肥按照一定比例配方施入。 提倡秸秆还田、氮肥分期施或缓施,根据土壤钾素状况,增 6、地、盐碱土地、砂壤土地、土壤水份较大的大豆田不宜使用嗪草酮、2,4酯或含此类药剂的配方进行封闭除草。 鉴于今年冬雪大、回暖早,有利于多年生杂草提前萌发的特点,可在大豆播种后拱土前的明草期,使用草甘膦进行灭生性除草,可有效提高对苣荬菜、刺儿菜等多年生宿根性杂草的防效。 苗前封闭除草,如果土壤墒情较好,按除草剂使用说明书正常用量除草,大豆田可使用乙草胺、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噁草松、丙炔氟草胺(速收)等药剂。 如果土壤墒情比较差,不建议封闭除草。 苗后茎叶除草,可使用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高效盖草能)、精吡氟禾草灵(精稳杀得)、氟磺胺草醚、稀禾啶、苯达松等药剂。 苣荬菜、刺儿菜茎叶防除时期为大豆第一片 7、复叶全展期,既可提高防效,又可减轻药害。 鸭趾草的茎叶防除,一定要在杂草刚发芽时用药。 最好不使用普施特、豆磺隆、虎畏、阔草清、广灭灵等长残效除草剂。 七、科学防治病虫害今年持续暖冬对大豆病菌和病虫卵安全越冬极为有利,大豆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 要根据当地病虫危害情况和防治的主要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种衣剂,全面实施大豆种子包衣。 在二条叶甲、蛇根潜蝇发生较重地区,使用 35%多克福种衣剂(克百威含量必须达到 10%),以控制因虫伤引起的根腐病发生。 在地下害虫发生较轻地区,可使用 乐时包衣防治大豆根腐病。 大豆胞囊线虫重发生区,应实行与非豆类作物五年以上的轮作或种植抗线品种。 防治大豆根绒粉蚧,要抓住醒蛰后尚未固定为害的低龄若虫期,每亩用 75%吡虫啉 3 克加48%毒死蜱 60 毫升,于大豆子叶出土前和子叶展开后两次施药。 蛴螬发生严重的地块,应使用辛硫磷、毒死蜱等颗粒剂随种肥施入田间进行预防。 今春应加大对二条叶甲、蒙古灰象甲、网目沙潜、斑须蝽等害虫的预防。 可用 3%啶虫咪每亩 50 毫升对水 3050 升喷雾防治。 地老虎可在苗期早期采用青草诱杀,割青草间隔 5 米堆成堆,在堆底喷洒 80%敌敌畏 300 倍液,也可实施人工捕杀。 此外,重迎茬地块要注意出苗后用毒饵防治鼠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