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内容摘要:

书》 ,勇于担当。 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 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B.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C.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D.研究天人关系为出发点 :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 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 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 以下事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A.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B.程朱理学的创立 C.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 D.敦煌莫高窟的兴建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罗伯斯庇尔起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指出:“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观点与下列哪种思想相符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兼爱”“非攻” C.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 B. 工商皆本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君为客 25.“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材料题( 3 小题, 共 50 分)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 „„《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 ”“故一则治,异则乱。 一则安,异则危。 ”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 )“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 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 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