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上甲午中日战争基础练习内容摘要:

多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 „„ 中堂(指李鸿章)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 难道不准分辨。 伊藤: 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李鸿章: 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所为。 伊藤: 日限既促,故将我所能做到者, 直 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 请 回答: ( 1)指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对话的时间和地点。 ( 2)伊藤博文谈话时咄咄逼人的原因是什么。 ( 3)结果签订了什么条约。 它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18. 材料分析: 材料一: “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 —— 郑观应 材料二: 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 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 „„ ,(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请回 答: ( 1)郑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请你为诗中的 “ 东沟、致远 ” 加个注释, 你能根据这首诗的表述画出当时的场面吗。 ( 2)材料 2 中的 “ 他 ” 是谁。 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 “ 他 ” 是否有活下来的可能。 ( 3)请你替材料 2 中的 “ 他 ” 回答做出上述举动的想法是什么。 ( 4)根据当时的情况,有人认为 “ 他 ” 的举动可歌可泣,令人钦佩;有人认为“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这样的牺牲应该避免。 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