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上甲午中日战争基础练习内容摘要:
多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 „„ 中堂(指李鸿章)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 难道不准分辨。 伊藤: 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李鸿章: 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所为。 伊藤: 日限既促,故将我所能做到者, 直 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 请 回答: ( 1)指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对话的时间和地点。 ( 2)伊藤博文谈话时咄咄逼人的原因是什么。 ( 3)结果签订了什么条约。 它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18. 材料分析: 材料一: “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 —— 郑观应 材料二: 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 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 „„ ,(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请回 答: ( 1)郑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请你为诗中的 “ 东沟、致远 ” 加个注释, 你能根据这首诗的表述画出当时的场面吗。 ( 2)材料 2 中的 “ 他 ” 是谁。 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 “ 他 ” 是否有活下来的可能。 ( 3)请你替材料 2 中的 “ 他 ” 回答做出上述举动的想法是什么。 ( 4)根据当时的情况,有人认为 “ 他 ” 的举动可歌可泣,令人钦佩;有人认为“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这样的牺牲应该避免。 你的看法是什么呢。人教版历史八上甲午中日战争基础练习
相关推荐
2、孕穗肥,避免在后期喷施含氮的叶面肥。 弱筋小麦应适当降低中后期施氮比例,基肥:平衡肥:拔节肥为 712。 小麦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有利于提高籽粒饱满度。 (2)灌溉和排水。 抽穗至成熟期间,降水、灌溉和土壤水分状况对小麦品质有显著影响。 小麦灌浆期间,降雨量偏大,土壤水分过多,容易淋浇小麦根部的硝酸盐,使氮供应不足,引起根系早衰,影响光合作用,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均下降。 土壤水分不足时
《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其意义不包括 学习完第七单元 “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后,方老师建立了“中国思想文化 ── 近代馆”网站(如图所示)。 认真读图,然后回答 1315 题。 “教育”、“文学”、 “史学”、“哲学”四个一级栏目,如果再添加一个栏目,最适合的是 段 关于徐悲鸿的 视频,同学们准备排练一幕话剧,请你为主人公选择一句最适合的台词 ,适者生存 ,各尽所知 ,但不可无傲骨。
2、施 1 公斤硫酸亚铁。 4 月中下旬在畦埂两侧开沟播种,深度 5 厘米,出苗后如果缺苗断垄,可移栽、补种。 3、加强田间管理。 5 月底、6 月底、7 月底和 8 月底各进行中耕除草一次;5 月底结合中耕锄草进行定苗,株距 10 厘米,每亩留 7000 株;6 月底和 7 月底结合中耕锄草,追肥两次,每亩各追尿素 10 公斤或碳铵 30 公斤;6 月下旬和 8月上旬,可用高效氯青 1000
A.魏源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侯德榜 —— “红三角 牌纯碱 C.詹天佑 —— 淞沪铁路 D.严复 —— 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 ) A.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B.都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 C.都主 张维新改革 D.都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重要性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
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新文学 D、民主 2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高举十月革命大旗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胡适 2 1902 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 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 ”李四 说:“我参加过义和团。 ”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 他 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 他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2、二、栽培要点(1)播种期:9 月底至 10月初,或晚播。 (2)播种量:一般高肥地 15万基本苗,中肥地 20万,中下等地及晚播麦3035 万。 (3)水肥管理:总的要求按节水栽培的管理方法,省去返青水和麦黄水,以 3水为宜。 要施足底肥,有机肥 35 立方米,磷酸二铵 20公斤,尿素 15公斤,钾肥 5公斤。 如底肥不足可随冻水追尿素 10公斤。 如特殊干旱,早春可适当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