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新文学 D、民主 2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高举十月革命大旗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胡适 2 1902 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 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 ”李四 说:“我参加过义和团。 ”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 他 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 他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二 、填空题 洋务运动前期以 __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以 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____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 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人才为宗旨。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__》的诞生,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在北京创办了《 ________________》 新文化运动高举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两面大旗。 三、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姿,自强之本。 ……洋机器与耕织、刷织…… ——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 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陈独秀 (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 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人教版历史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同步测试
相关推荐
A.魏源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侯德榜 —— “红三角 牌纯碱 C.詹天佑 —— 淞沪铁路 D.严复 —— 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 ) A.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B.都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 C.都主 张维新改革 D.都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重要性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
多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 „„ 中堂(指李鸿章)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 难道不准分辨。 伊藤: 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李鸿章: 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所为。 伊藤: 日限既促,故将我所能做到者, 直 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 请 回答: ( 1)指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对话的时间和地点。 ( 2)伊藤博文谈话时咄咄逼人的原因是什么。
2、孕穗肥,避免在后期喷施含氮的叶面肥。 弱筋小麦应适当降低中后期施氮比例,基肥:平衡肥:拔节肥为 712。 小麦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有利于提高籽粒饱满度。 (2)灌溉和排水。 抽穗至成熟期间,降水、灌溉和土壤水分状况对小麦品质有显著影响。 小麦灌浆期间,降雨量偏大,土壤水分过多,容易淋浇小麦根部的硝酸盐,使氮供应不足,引起根系早衰,影响光合作用,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均下降。 土壤水分不足时
2、二、栽培要点(1)播种期:9 月底至 10月初,或晚播。 (2)播种量:一般高肥地 15万基本苗,中肥地 20万,中下等地及晚播麦3035 万。 (3)水肥管理:总的要求按节水栽培的管理方法,省去返青水和麦黄水,以 3水为宜。 要施足底肥,有机肥 35 立方米,磷酸二铵 20公斤,尿素 15公斤,钾肥 5公斤。 如底肥不足可随冻水追尿素 10公斤。 如特殊干旱,早春可适当补水。
2、压倒针是一项有力的措施,即在三叶期镇压一遍,起到控主茎、促分蘖、控地上、促根系的作用。 四、挠麦松土。 分蘖期遇雨,应及时挠麦松土,有利于破除板结,促进根系生长。 对于旺苗,应深挠(7 厘米以上),可起到断根控旺的作用。 盐碱地小麦,应做到雨后必锄,防止返盐危害麦苗。 五、浇好冬水。 冬灌要适时,一般在平均气温 78时开始,到 5左右时结束,冬灌水量不宜过大,能当天渗透为宜,忌大水漫灌。
2、千克(按 算为 25 千克磷酸二铵),克,硫酸锌 1 千克,缺硼的地块用硼砂 05 千克。 培肥土壤是冬小麦优质高产保证。 (三)精量匀播,创造优质群体实行精量匀播,降低群体起点。 生育前期促早发壮苗;中期减少无效分蘖,创建合理优质群体;后期保花增粒,提高粒重。 精量匀播有利于提高单株生产力,是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 同时,该技术能有效防止小麦倒伏引起的产量降低、品质恶化,是优质栽培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