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越冬九点不要忘内容摘要:
2、压倒针是一项有力的措施,即在三叶期镇压一遍,起到控主茎、促分蘖、控地上、促根系的作用。 四、挠麦松土。 分蘖期遇雨,应及时挠麦松土,有利于破除板结,促进根系生长。 对于旺苗,应深挠(7 厘米以上),可起到断根控旺的作用。 盐碱地小麦,应做到雨后必锄,防止返盐危害麦苗。 五、浇好冬水。 冬灌要适时,一般在平均气温 78时开始,到 5左右时结束,冬灌水量不宜过大,能当天渗透为宜,忌大水漫灌。 对于基本苗不足或早播的脱肥旺苗或未施足底肥的麦田,结合冬灌施肥,每亩追尿素 510 公斤,促使小麦早返青,巩固冬前分蘖,增加分蘖成穗率,使冬肥春用。 六、冬季浇尿。 越冬至返青前均可浇尿,随积随浇,一般每亩浇尿 500 公斤左 3、右,盐碱地或麦田有积雪时不宜浇尿,浇尿增产效果显著,约每施 15 公斤鲜尿可增产 1 公斤。 七、盖被有防寒保苗效果。 在小麦进入越冬期后进行,过早,会将麦苗捂黄;过晚,叶片受冻,操作也困难。 冬灌后,在挠麦松土的基础上,用竹耙在大行中顺垄把土搂盖在麦苗上,盖土 2 厘米左右即可。 这项技术措施能稳定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确保小麦带绿越冬,减少地面龟裂,弥补裂缝。 八、轧压。 镇压盖被后至返青前要轧麦 12 次,轧碎坷垃,使土壤细碎、紧实,有利于消除板结、龟裂,保温保墒,并可拉土弥缝,防止土壤漏风。 这是抗旱、抗寒保苗的又一重要手段。 九、严禁麦田放牧啃青。 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 冬季放牧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受大量破坏,削弱抗寒能力,降低产量。 专利查询。冬小麦越冬九点不要忘
相关推荐
2、二、栽培要点(1)播种期:9 月底至 10月初,或晚播。 (2)播种量:一般高肥地 15万基本苗,中肥地 20万,中下等地及晚播麦3035 万。 (3)水肥管理:总的要求按节水栽培的管理方法,省去返青水和麦黄水,以 3水为宜。 要施足底肥,有机肥 35 立方米,磷酸二铵 20公斤,尿素 15公斤,钾肥 5公斤。 如底肥不足可随冻水追尿素 10公斤。 如特殊干旱,早春可适当补水。
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新文学 D、民主 2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高举十月革命大旗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胡适 2 1902 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 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 ”李四 说:“我参加过义和团。 ”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 他 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 他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A.魏源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侯德榜 —— “红三角 牌纯碱 C.詹天佑 —— 淞沪铁路 D.严复 —— 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 ) A.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B.都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 C.都主 张维新改革 D.都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重要性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
2、千克(按 算为 25 千克磷酸二铵),克,硫酸锌 1 千克,缺硼的地块用硼砂 05 千克。 培肥土壤是冬小麦优质高产保证。 (三)精量匀播,创造优质群体实行精量匀播,降低群体起点。 生育前期促早发壮苗;中期减少无效分蘖,创建合理优质群体;后期保花增粒,提高粒重。 精量匀播有利于提高单株生产力,是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 同时,该技术能有效防止小麦倒伏引起的产量降低、品质恶化,是优质栽培的基础
计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粮食 挑子 543 万人 万副 88 万辆 万头 8500 只 亿斤(实用) 亿斤(等运) 万副 ,请回答: ( 1)此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发生在什么时间。 (要准确到年、月、日) ( 2)这一事件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自设创造 学会命题,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创造。 提示:参考本课的训练试题,可以用各类素材创设试题;题型、难易、数量不限,以留
于公车上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时,康有为、梁启超正在北京参加会试 B.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C.这次上书,对清政府的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 D.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运动达到高潮 二、列举题 1.列举戊戌六君子。 2.列举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三、简答题 简要叙述洋务派与维新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