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千克(按 算为 25 千克磷酸二铵),克,硫酸锌 1 千克,缺硼的地块用硼砂 05 千克。 培肥土壤是冬小麦优质高产保证。 (三)精量匀播,创造优质群体实行精量匀播,降低群体起点。 生育前期促早发壮苗;中期减少无效分蘖,创建合理优质群体;后期保花增粒,提高粒重。 精量匀播有利于提高单株生产力,是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 同时,该技术能有效防止小麦倒伏引起的产量降低、品质恶化,是优质栽培的基础。 (四)优化投肥结构,实施氮肥后移据我们研究表明,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氮肥用量(不超过总施氮量 20),并调节氮肥基追比例1:1,追施氮肥时间由返青、起身期推迟至拔节、孕穗期,即氮肥后移技术,有利于实 3、现冬小麦的产量、品质双重提高。 氮肥后移技术结合精量匀播,对塑造理想株型、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穗层整齐度、减少小穗小花退化。 增加穗粒数、延缓植株衰老、提高后期光合效率、改善品质等具有显著效果,是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技术。 (五)科学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据我们化验分析,灌溉有降低小麦蛋白质含量的趋势。 若把灌溉与增施氮肥量相结合,则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时增长,二者呈正相关。 因此,优质高产麦田播种前必须浇足底墒水,确保足墒下种,对冬前底墒充足、群体适中的麦田,可不浇冬水,将生产上传统的起身水,结?肥后移技术移至拔节、抽穗期,这样就形成了肥水合理运筹的技术体系。 冬小麦生产后期,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小麦的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进一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专利查询。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2、压倒针是一项有力的措施,即在三叶期镇压一遍,起到控主茎、促分蘖、控地上、促根系的作用。 四、挠麦松土。 分蘖期遇雨,应及时挠麦松土,有利于破除板结,促进根系生长。 对于旺苗,应深挠(7 厘米以上),可起到断根控旺的作用。 盐碱地小麦,应做到雨后必锄,防止返盐危害麦苗。 五、浇好冬水。 冬灌要适时,一般在平均气温 78时开始,到 5左右时结束,冬灌水量不宜过大,能当天渗透为宜,忌大水漫灌。
2、二、栽培要点(1)播种期:9 月底至 10月初,或晚播。 (2)播种量:一般高肥地 15万基本苗,中肥地 20万,中下等地及晚播麦3035 万。 (3)水肥管理:总的要求按节水栽培的管理方法,省去返青水和麦黄水,以 3水为宜。 要施足底肥,有机肥 35 立方米,磷酸二铵 20公斤,尿素 15公斤,钾肥 5公斤。 如底肥不足可随冻水追尿素 10公斤。 如特殊干旱,早春可适当补水。
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新文学 D、民主 2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高举十月革命大旗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胡适 2 1902 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 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 ”李四 说:“我参加过义和团。 ”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 他 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 他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计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粮食 挑子 543 万人 万副 88 万辆 万头 8500 只 亿斤(实用) 亿斤(等运) 万副 ,请回答: ( 1)此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发生在什么时间。 (要准确到年、月、日) ( 2)这一事件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自设创造 学会命题,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创造。 提示:参考本课的训练试题,可以用各类素材创设试题;题型、难易、数量不限,以留
于公车上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时,康有为、梁启超正在北京参加会试 B.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C.这次上书,对清政府的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 D.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运动达到高潮 二、列举题 1.列举戊戌六君子。 2.列举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三、简答题 简要叙述洋务派与维新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肥 5 公斤。 花生施肥与土杂肥为主,结合施用氮、磷、钾、钙和其它微量元素肥料。 一般亩施土杂肥 4000 公斤左右,氮素化肥(纯氮)6斤、磷素化肥(五氧化二磷)8 公斤左右、钾素化肥(氧化钾)3 公斤左右。 施肥时,土杂肥和氮、磷肥的一半在整地时撒于地面,结合起垄施在垄内,余下的另一半化肥在花针期追施在结果范围内的土层中。 另外,根据花生生长情况,选定不同的叶面肥料进行叶面追肥。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