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内容摘要:
1、木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其口感细腻清脆,滑嫩可口,味道鲜美,不但蛋白质丰富,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铁元素含量极高。 安徽省宁国市的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以椴木栽培方式生产的黑木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笔者在长期指导农户的栽培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高产黑木耳椴木栽培技术。 1 菌种质量要求菌丝洁白粗壮、尖端生长均匀整齐,菌丝满袋后一般不出现淡褐色色素,无杂菌污染。 2 地选择一般选择在海拔 3001000m 的山区,场地要求开阔、避风向阳,水源充足,便于人工喷水管理,排水良好但又不受洪涝的田块、山脚地和缓坡地带。 椴木的要求适宜栽培黑木耳的树种很多,理想树种如枫香树 2、、桦木、樱桃树、山核桃树、桤木、杨栩类等,直径 815上的树杈也可利用。 3 木准备根据树木大小和含水量的不同灵活掌握砍伐时间。 一般地区树木砍伐宜选在大雪至冬至期间,此时树木处于休眠期,树中贮藏的养分较多,树皮与木质部结合较牢固。 伐木及搬运过程中要防止损伤树皮,原木运到栽培场地后锯成长 段,并在两头断面刷上石灰水,然后根据直径大小分开架成“井”字型,堆高 1行架晒,待两头断面出现明显细裂纹时即可接种。 工接种当气温稳定在 8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接种,一般宜早不宜迟,接种应在阴天或雨后初晴天气为好。 选用直径 电钻或打穴器在椴木上打孔穴,孔穴纵行距 58穴洞距 45“品”字型,孔穴深度应根据椴木直径大小 3、来确定,一般为 种前双手应进行消毒,然后将菌种掰成小块填入接种穴内,菌种填满后用手轻轻按压,使菌种与穴壁充分接触,然后用预先准备好的树皮盖上,并用小锤打实,保持与椴木表面平整,树皮盖应比孔穴稍大一点。 堆定植。 上堆场地应选在向阳、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上堆前应将场地清理干净,撒上石灰消毒,垫上枕木,然后按“井”字型堆码,堆高1长不限,耳木(接种菌种后的椴木)之间应有一定空隙,上堆后及时盖上塑料膜。 定植发菌管理阶段在夜间要将塑料膜四周盖紧,在中午前后掀膜通风,气温偏低通风时间短些。 当堆温超过 28时及时通风降温,中午时将覆膜四周掀起,堆顶覆盖草帘或树枝遮阴。 第 3、4 次翻堆时,若耳木过干町适喷细 4、水,调节湿度。 菌管理。 一般接种后 1015d 开始翻堆,以后每隔 710d 翻堆 1 次。 第 2、3 次翻堆时,要揭开穴盖抽样检查,如接种孔表面形成绒白色菌膜,菌丝向四周围伸长,说明菌种已定植成活;如孔中菌种变化不大或菌丝生长缓慢,说明温度和湿度不适宜;如孔内菌种偏干,黄色松散,说明耳木过干;如孔内菌种稍转黑,说明耳木偏湿;如孔内菌种明显黑色,说明菌种已死亡,应马上补接菌种并分开管理。 总之根据菌丝生长情况,灵活调节温度、湿度,达到菌丝正常生长发育的要求。 堆排场散堆采用 2 种方法,一是覆瓦式排列。 即取一椴木做枕木,其他耳木一头靠枕木,另一头着地,椴木间隔 5是降低堆高。 即在发菌期翻堆时,分次降 5、低堆高,拉大耳木之间距离。 耳木散堆后需要适宜的温度、良好的通气和干湿交替的环境条件,此时以提高湿度管理为主。 在无雨天气,初期每隔 67d 喷水 1 次,以后每隔 34d 喷水 1 次,阴天少喷水,雨天不喷水,在遇下雨或下大雨时仍需要将耳木遮雨。 耳木散堆后还需 710d 翻堆 1 次或翻面 1 次。 散堆后经过一段时间管理耳木接种口会有小耳芽产生,此时菌丝尚未完全伸入耳木深处,菌丝养分未充分积累而不能满足出耳要求,所以应注意不能过早起架出耳。 架出耳管理当 50%以上的孔穴有耳芽产生,并且菌丝已伸入椴木深处,横向菌丝已连结,即可起架出耳。 起架前应将出耳场地清理好,并撒上石灰粉消毒,然后打桩立架,耳架 6、由东向西排列,以利于受光和通风。 耳木间距一般78架时应将不同树种或不同直径大小的椴木分别排架,以方便出耳管理。 出耳时温度要控制在 10以上,最适温度 2025。 低温不出耳,高温易发生“流耳、烂耳”。 湿度高低是影响木耳生长的主要条件之一。 起架前期以养菌为主,不能喷重水,一般 12d 喷水 1 次。 出耳期应采取“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方法,如遇连续晴天,而耳木上有木耳时,可在中午前后喷水;78 月份气温过高,为补充耳木含水量,应在晚上 2100 以后喷水;当气温适宜木耳生长发育时,应抓紧喷水出耳,催耳前期应喷重水,让耳木吸透水分,促使耳芽发生,出耳后应轻喷、细喷,中途每隔 23d 停喷 1 次,间隔 12d;每采收一潮木耳后,应停水 67d,根据耳木中菌丝生长情况和气温是否适宜,再进行下一潮催木耳出耳的管理。 出耳期间喷水应尽量将耳木多翻面,使耳木均匀吸水、受光;遇高温干旱天气特别要防止耳木脱皮,应做好遮阴防晒工作,补水喷水一定要在晚上待耳木表面温度下降后进行。 4 采收加工采收春耳和秋耳都要求采大留小,伏耳(夏耳)则要求大小一齐采收,因为气温高易遭虫害和细菌污染而引起流耳。 采收木耳应在雨后天晴,耳片已干、耳根尚湿润时采收。 木耳采收后应将其凉晒在竹筛上,一次晒干或凉干,不需经常翻动,当含水量达到 14%以下时即可分级密封包装贮藏。 专利查询。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
相关推荐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是市场上一年四季都颇受欢迎的蔬菜。 但由于种植技术欠佳,出现了独头蒜,影响蒜的商品性,降低了经济效益。 因此,搞清楚独头蒜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很有必要。 一、独头蒜产生原因 1、种蒜选用不当。 栽种大蒜首先应选用适宜本区内种植的大蒜品种,种蒜应具备蒜头大,蒜瓣肥,并每瓣蒜分体明显,4构成一头蒜。 若选用蒜头小、蒜瓣瘦的种蒜,播种后幼苗生长弱,吸肥能力差,严重影响鳞盘分体
社会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时期 D.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材料解析题 6. 阅读下列材料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 不过是几千寒热。 ” -毛泽东 请回答: ①材料中认为人与猿的区别是什么。 ②材料中反映的生产工具有哪些。 ③材料中的“小儿时节”是一种什么社会。 简述其情况。 7.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古代有严格的姓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立方米木材平均可收干芝 20 公斤以上,高产可达 30 公斤以上,比常规栽培法增产 20%,且灵芝的质地坚厚,有光泽,酸含量比袋料栽培高,产品 90%以上符合出口要求。 产量与段木的树种、栽培时间、栽培技术有关。 接种时间可安排在 10 月下旬至 12 月,也可在 2 月上旬至 3 月上旬,当年埋木均可收 2子实体。 12 月上中旬以前接种的,第 2 年 3 月可排场埋木
C.创作了《向日葵》 D.谱写了《英雄交响曲》 18.贝多芬被后世尊为 “ 交响乐之王 ”。 他以拿破仑事迹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是 A.《英雄交响曲》 B.《神曲》 C.《最后的晚餐》 D.《仲夏夜之梦》 2020年 河北省 16.贝多芬为拿破仑创 作了《第三交响曲》并题字“献给拿破仑波拿巴”。 1804 年,当他听到一个消息后,愤然将题字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而作。
2、钾症状。 可亩施硫酸钾 5斤,或喷施 酸二氢钾液50 公斤,连喷两次。 4、缺水弱苗常因麦田底墒不足或漏水漏肥造成。 一看小麦心叶,缺水时心叶不长或生长很慢,通常称为缩心苗。 二看小麦叶尖有无“吐水”现象,如早晨太阳未出时无“吐水”现象,则缺水。 补救方法是及时灌水,且每亩追施碳铵 15公斤或尿素 5 公斤。 5、深播弱苗表现为小麦幼苗叶片细长,根系发育不良,分蘖少。 通常是看小麦的地中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