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芝麻斑病内容摘要: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茄芝麻斑病(南方发生普遍。 田间识别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病班近圆形或椭圆形,大小 110 毫米,边缘明显,灰褐色,较大病斑有时出现轮纹。 病斑中央变薄凹陷,有光泽,尤其叶背面更为明显。 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深褐色霉状物。 有时叶柄、果柄、茎也可发病,病斑多条状,大小不等。 灰褐色。 凹陷,湿度大时斑面长有黑色霉状物。 发病原因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反溅传播至番茄植株上引起发病。 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 潜育期仅 23 天,再侵染频繁。 发病适温 2528。 高温高湿,特别是多雨高温季节发病普遍而严重。 防治要点选用抗病品种,如粤农 2 号、早雀钻等。 高畦栽培,适当稀植,改善田间通透性。 合理施肥、灌水,适时喷施复硝钠、多效好等,保持菜株健壮,提高抗病力。 及早摘除初发病株病叶,深埋或烧毁。 收获后清除病残株,并深翻土壤。 药剂防治可用 50%托布津 5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800倍液,或 25%络氨铜 500 倍液,或 77%可杀得 500 倍液,或 40%灭病威 600 倍液。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