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稻瘟病宜早不宜晚内容摘要:

1、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防治宜早不宜晚。 大光明牌“瘟特灵”对水稻具有内吸和表面滞留双重保护作用,对叶瘟、穗颈瘟防效尤为突出。 加上其先进的悬浮剂加工技术,药液粘附能力更强,极耐雨水冲刷,药效显著,持效期更长。 现将水稻稻瘟病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一、种子消毒丰素乳油 5 毫升加 70红日可湿性粉剂 20 克兑水 10公斤,可浸种 5 公斤,充分搅匀后浸种 48 小时,捞出进行保湿催芽。 二、提高栽培技术多施基肥,早追肥,不要施用过多氮肥,特别不能过迟使用,过多、过迟会诱发穗颈瘟严重发生。 合理浅灌,分蘖末期排水晒田,孕穗期到抽穗期浅灌,长期水淹或冷水串灌、浸灌,会妨碍稻株根系生长,降低稻株的抗病力。 所以要 2、做到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同时科学用水,防止深水浸灌。 三、防治适期防治苗瘟和叶瘟要掌握在发病初期,叶瘟发生时期,要及早施药预防和治疗,要在第一次施药后 57 天再施第二次药,但不能迟于齐穗期,以保证防治效果。 穗颈瘟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生即已成灾,只能在破口期至抽穗始期(现穗 10前)施药预防,要做到防病不见病。 历年常发生和已发生稻瘟病的田块是防治重点。 四、施药技术每亩用“瘟特灵”100150 克常规喷雾。 发病严重的隔 57天连续用药几次,预防时及发病初期,一般连续用药 2 次即可。 五、注意事项1、预防为主,严格掌握防治时期,穗颈瘟重点抓破口期及齐穗期。 2、避开水稻扬花期施药。 3、要求用药足、水量够,对穗层喷雾均匀周到。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