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稻瘟病宜早不宜晚内容摘要:
1、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防治宜早不宜晚。 大光明牌“瘟特灵”对水稻具有内吸和表面滞留双重保护作用,对叶瘟、穗颈瘟防效尤为突出。 加上其先进的悬浮剂加工技术,药液粘附能力更强,极耐雨水冲刷,药效显著,持效期更长。 现将水稻稻瘟病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一、种子消毒丰素乳油 5 毫升加 70红日可湿性粉剂 20 克兑水 10公斤,可浸种 5 公斤,充分搅匀后浸种 48 小时,捞出进行保湿催芽。 二、提高栽培技术多施基肥,早追肥,不要施用过多氮肥,特别不能过迟使用,过多、过迟会诱发穗颈瘟严重发生。 合理浅灌,分蘖末期排水晒田,孕穗期到抽穗期浅灌,长期水淹或冷水串灌、浸灌,会妨碍稻株根系生长,降低稻株的抗病力。 所以要 2、做到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同时科学用水,防止深水浸灌。 三、防治适期防治苗瘟和叶瘟要掌握在发病初期,叶瘟发生时期,要及早施药预防和治疗,要在第一次施药后 57 天再施第二次药,但不能迟于齐穗期,以保证防治效果。 穗颈瘟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生即已成灾,只能在破口期至抽穗始期(现穗 10前)施药预防,要做到防病不见病。 历年常发生和已发生稻瘟病的田块是防治重点。 四、施药技术每亩用“瘟特灵”100150 克常规喷雾。 发病严重的隔 57天连续用药几次,预防时及发病初期,一般连续用药 2 次即可。 五、注意事项1、预防为主,严格掌握防治时期,穗颈瘟重点抓破口期及齐穗期。 2、避开水稻扬花期施药。 3、要求用药足、水量够,对穗层喷雾均匀周到。 专利查询。防治稻瘟病宜早不宜晚
相关推荐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腐病、菌核病、灰斑病是大豆三种主要病害,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根腐病: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 病初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扩散至下部侧枝,病茎髓部变褐色,叶柄基部缢缩,叶片下垂。 药剂防治可用种子重量 58%瑞毒霉?锰锌或 72%克露拌种。 菌核病:7 月下旬开始发病。 病初茎秆上出现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着生白色絮状物和白色颗粒,最后白色颗粒变成黑色。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含碘最丰富的是 、芹菜 、紫菜 、白菜 、蛋类 % %左右 14 mg~21 mg 12 mg~15 mg ,为了补锌应多食用的食品种类是 、奶类、豆类 、豆类、奶类 、蛋、芹菜 、加碘盐、水产品 、糖类和脂肪丰富的食物 、钙、磷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脂肪丰富的食物 、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三、社会实践 ,完成下题。 各种无机盐在原生质中具有一定的比例,若以人体体液中
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12 二、填空题 26.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 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 a=8 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 离子”)其符号为。
中锗( Ge)的化合价与 GeO2中锗的化合价相等,则在 BGO 中铋( Bi)的化合价为( B) A. +2 B. +3 C. +4 D. +5 12.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主要措施。 通常的“白色污染”是指( C) A.冶炼厂排放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放出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