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木耳贮藏期虫害内容摘要:
、杜绝虫源。 为害木耳的害虫有长角谷盗、白蚁、谷蛾等。 常常在仓库缝隙,杂物、包装物等处越冬,因此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草,并用 80的敌敌畏乳油进行空仓消毒。 一般按每平方米 0200 克,用纱布条浸药液挂于室内,密闭 2,然后通风 1 天,即可装耳入仓。 最后在仓库周围撒施石灰粉、马拉硫磷等,防止室外害虫进入室内。 2、防止受潮。 木耳受潮后,极易导致虫害。 因此,进库前必须干燥处理,使木耳含水量不超过 12,并摊晾装入塑料袋或铝罐中,密封后置于衬有防潮纸的木箱或纸箱内,箱内可放入干燥剂如干木屑,生石灰等防潮每隔 10检查1 次,若干燥剂已吸湿,应取出晒干或烘干后再放入箱内,若木耳回潮,应及时重新烘干。 3、及时杀虫。 如果贮藏期间发现害虫,应采取措施及时杀除。 一是将木耳在强光下曝晒 1 天或采用烘干机在 50左右经 40 分钟即可杀灭害虫;二是密封仓库持续 20 天以上可全部杀死害虫;三是在仓库采取抽出氧气流入氮气,或向室内灌注二氧化碳气体等使室内含氧量降至 2以下,经两天,害虫窒息而死,此法防病可达 100。 4、闭仓熏蒸。 在木耳贮藏期害虫大量发生时,应采用熏蒸剂对仓库熏蒸。 此法短期内见效明显,常采用的熏蒸剂为磷化铝。 一般每立方米空间用 6,分散放于仓内,12以上密闭 96 小时,熏蒸结束后通风散气 10 天以上即可。 专利查询。防治木耳贮藏期虫害
相关推荐
1、穗头”首先 16%恶线清 多年来,江苏等一些主要水稻产区大面积生产上连续多年出现多品种、多种植水平、多生态条件下的“小穗头”(亦称小粒翘穗)现象,其特征是:穗子小、颖壳小,灌浆后内外壳开裂、部分米粒外露,米小且米色黑褐。 在扛苏省里下河地区、沿海、沿淮、沿扛、丘陵等地区发生尤为严重。 据估计,仅江苏省近年来发病面积每年在 10 万公顷左右,约减产稻谷 1 亿公斤以上,先后累计造成水稻产量损失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铃虫种植玉米诱杀带在棉田两边种植玉米,所用玉米品种应保证玉米抽雄期与棉田二代棉铃虫产卵期吻合。 在二代棉铃虫卵高峰期过后或幼虫孵化高峰期,砍除玉米或者适时喷药灭虫,减少棉田虫、卵量。 杨枝把诱蛾根据田间棉铃虫预测预报情况,在一代棉铃虫发蛾期间,每亩棉田均匀插放枯萎的杨枝把 6 至 8 把。 每天清晨日出前应及时收把杀蛾。 杨枝把每 7 天左右更换 1 次,以保证有足够的叶子
生反应时,需要用 ; ( 3) 溶解溶质或是进行较多溶液反应时,需要用 ; ( 4) 量取液体时 , 需要用 ; ( 5)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 和。 1( 4 分) 小明同学做了“给液体加热”的实验后,发现试管底部有裂纹,请你帮助小明分析导致试管有裂纹的可能原因(答出两点即可,每正确多答一点加 2 分,最多加分不超过 4 分)。 ( 1) ( 2) ( 3) ( 4) 1( 2
据合理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取 的食盐 B.用 10mL 量筒量取 蒸馏水 C.普通温度计显示的室温读数为 ℃ D.用 10mL 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 二、填空与简答 (本题 7小题,共 60分 ) 21. ( 5 分) 下列仪器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 器。 (1)写出仪器的名称: ② ___________③ _________。 (2)口部或内壁经过了磨砂处理的仪器是
述正确的是 ( ) A. 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答案 : B 5.(2020南京 )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 的是 ( ) A.金刚石 B.石墨 C.焦炭 D.活性炭 答案 : A 6.(
原菌为腐霉。 属于鞭毛菌,为寄生性病害。 危害蘑菇基部,引起子实体基部腐烂,在病部产生一层白色绵毛状霉,菌丝分枝。 在发菌期,此菌还容易污染培养料,污染的症状是,在培养料中间发现黑色小区,黑色区域大小不等,几厘米到 l 米以上,邻近的区域发菌良好,所以很难被发现而忽视。 此菌一般在含氮量高的区域内发生较多,培养料被此菌污染后,产量减少,尤其是第一、二潮菇。 但后面的潮次产量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