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2课时内容摘要:
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_________。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 13)约 1 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_________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_________温度最高。 图 13 (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 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 ___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 _________。 思路解析: 火柴杆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不同变化。 焰芯缺乏氧气,温度较低,故炭化速度最慢;内焰温度高于焰心,但氧气很不充分,炭化较慢;而外焰燃烧最充分温度高,火柴杆的炭化速度最快。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而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依据上述性质,可以证明蜡烛燃烧的产物。 答案: ( 1)小 ( 2)外焰 内焰 焰心 a 外焰( 3)水珠 浑浊 二氧化碳 我综合我发展 气体成分 氮气。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2课时
相关推荐
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4.( 2020年浙江金华)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5.( 2020 年北京) 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 作为北京市民,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摒弃的是( )
量关系。 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因此 A、 B 不正确。 C 中“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不 一定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故不正确。 答案: D 守恒定律:在 A2+B2====2C 中,“ C”的化学式用 A、 B可表示 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质量守恒的本质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种数保持不变。 答案: AB
Mg + Cl2↑。 现电解 950Kg氯化镁最多能生产多千克单质镁。 同时能得到多少千克氯气。 答案 课题 3 解析:三种物质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A+B+C→ D ,则 “增加 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 中只余 C”,说明 A与 B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 25: 5=5: 3。 则在第一次反应中 ,反应掉的 A与 B 的质量分别是 15g和 6g,由于生成 D 的质量是 30g
名云芝,在分类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革盖菌属。 菌盖革质,无柄,覆瓦状叠生,半圆形或呈贝壳状,长径l10 厘米,短径 l 一 6 厘米,厚 12 毫米,盖面有狭窄的同心环带和细长绒毛,色泽多样,常呈灰、褐、绿至黑色,有光泽,完整或波浪状。 在自然界中常于夏秋两季发生在阔叶树的朽木上,菌丝生长温度 332,最适 2528,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 2025,空气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