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软腐病如何防治内容摘要:
、适时收获,避免机械伤害。 夏薯要在霜降前后收完,秋薯要在立冬前收完,要选晴天收获,挖薯时尽量减少或避免产生伤口。 二、精选健薯,做到安全入窖。 在红薯入窖前要精选,淘汰病、残、烂薯,水气晾干后入窖,尽量用新窖。 旧窖用前要把窖内旧土铲除露出新土,也可每平方米用硫黄 15 克进行熏蒸消毒杀菌。 三、加强管理,降湿、保温和通风。 (一)贮藏前期,即入窖后 30 天内,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通风、保温和散湿,温度控制在 15以下,湿度控制在90%95%。 利用通风孔或门窗,有条件的利用排风扇,加强通风。 如果白天温度高,可以采取晚上打开、白天关闭的方法;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通风孔可以日开夜闭,待窖温稳定在 15以下时可不再通风。 (二)贮藏中期,即前期过后到立春的这段时间,窖温降低,是薯块最容易受冷害的时期,保温防寒是这段时期的工作重点,使窖温不低于 10,最好控制在 1214。 封闭通风孔或门窗,加厚窖外保温层,薯堆上覆盖草垫或软草。 (三)贮藏后期,即开春以后(3 月份)外界气温逐渐升高,要经常检查窖温,保持在1014,中午温度过高及时放风,傍晚及时关闭风口,使窖温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 专利查询。红薯软腐病如何防治
相关推荐
湘薯 18 号 该品种由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 2007 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适宜在湖南省种植。 特征特性:中蔓型,顶叶浅绿色,叶片绿色,叶脉绿带浅紫色,叶片深复缺刻,茎绿色,单株分枝 910 个;结薯较早,整齐集中,单株结薯四五个,薯块纺缍形,薯皮红色,薯肉黄白色,商品率高;薯块萌芽性较好,茎叶再生能力强,耐肥水。 产量表现:全省多点试验平均每 667 平方米产鲜薯 斤
1、薯茎线虫病是红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它危害性强,传播速度快。 它在苗床期,大田期和贮藏期都能侵染危害,但主要侵染薯块。 受害的红薯外皮褐色,发青,有龟裂纹,块轻,有的薯块外表无异样,只是内部糠心。 该病不但影响红薯的品质,而且严重影响红薯的产量。 红薯茎线虫病是由一种寄生性茎线虫侵染引起的。 该病原线虫为细长的蠕虫状,虫体两端稍尖,长度 米,能以成虫、幼虫、卵在薯块内越冬,亦可以成虫
、工艺流程:红薯汁制备接种发酵调配、均质装瓶、杀菌。 2、工艺操作要点:红薯汁的制备:取新鲜红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状,通乳蒸汽蒸煮 20 分钟,用捣碎机搅碎,加入 2 倍的水于胶体磨均质 5 分钟,用碳酸钠溶液调 热装入无菌容器内,并冷却至 40 摄氏度备用。 接种发酵:以 5%的混合菌种(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为 1:1)接种于红薯汁中,在 37 摄氏度条件下培养 12 小时。 调配
红薯生长后期,合理施肥可以防止植株早衰,保持叶片的同化能力,促使养分向块根输送,从而提高产量。 叶面喷肥红薯进入生长后期以后,根系的吸收能力减弱,可进行叶面喷肥。 对长势弱的丘陵坡地、平原沙地或有早衰趋势的田块可喷施 尿素液,对长势偏旺、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可喷施 磷酸二氢钾溶液或 23的过磷酸钙浸出液,一般田块可喷施 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每隔 710 天喷施 1 次,共喷 23 次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D.提倡乘坐公交车、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1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 “零碳”中的“碳”主要指 A. CO B. CO2 C. CH4 D. C 1“吸烟有害于健康”。 我国政府规定:公共室内禁止吸烟。 烟草燃烧释放的有害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A.尼古丁 B.一氧化碳
nd early next week. The RCSC will report how much money has been collected and the uses of the money on its website on time, the reports said. ( ) passage is probably from _____. news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