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制酱油内容摘要:

、工艺流程:制黄酶曲制酱醅发酵分离调配成品2、工艺操作要点:制黄酶曲:取 15 千克麦麸蒸熟,加入 6080 毫升蛋白发酵菌,充分拌匀后平摊于曲盘内,保持温度 2530 摄氏度,经 34 天即成黄酶曲。 制酱醅:取 50 千克红薯干,置蒸笼中蒸 2 小时后揭开笼盖,均匀洒上清水至红薯干湿润,再盖上笼盖继续蒸 1 小时。 然后将薯干倒在竹席上,摊平约 45厘米厚,当温度降至 40 摄氏度左右时,加入黄酶曲,再加入麦麸 10 千克、豆饼 10 千克混合均匀,摊平约 4 厘米厚。 夏季放 4 天,冬季放 67 天,即成酱醅。 发酵:将酱醅捣碎成粉末状,装人布袋及麻袋中发酵。 当发酵温度达 50 摄氏度时,加入相当于酱醅重量 50%的 70 摄氏度热水,搅拌均匀,分几个缸盛装,并在上面撒一层 12 厘米厚的食盐,放进 70 摄氏度左右的温室中保温,经 24小时后,再按酱醅重量的 加入 14%的盐水,拌合均匀,仍放入 70 摄氏度的温室中保温,经过 2 天左右,发酵即告完成。 分离、调配:发酵成熟后,可用虹吸法抽吸上层液体,使其与渣滓分离。 渣滓可作饲料用。 由于这种液体颜色很浅,可加入 10%左右的酱色和适量红糖,再加适量味精调配后,即成色、香、味俱佳的酱油。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