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贮藏保鲜技术内容摘要:
1、薯薯块的膨大期气温必须在 20以上。 低于 15,红薯停止生长。 因此,气温降到 15时,是红薯的最佳收获期。 收获过早,气温过高,收后不能及时入窖。 收获过晚,易受夜间低温的冻害,增加贮藏难度。 收薯时要轻挖、轻运、轻放,以防断伤后遭病原菌侵染而导致腐烂。 采收后的红薯应立即进行伤口愈合处理。 即在气温 3035、相对湿度 90%95%的条件下放置 46 天,并要保持足够的通风。 此项工作最好在红薯贮藏地进行,以防第二次搬动,再造创伤。 )温度红薯贮藏的适宜温度为 1014,温度过低会遭受冷害,使薯块内部变褐变黑,煮熟后有硬心并有异味,而且后期极易腐烂。 温度过高,薯芽开始萌动、糠心,加速黑斑病和软腐病的发展。 2、(2)湿度当窖内湿度低于 80%时,薯块内的水分便往外蒸发,致使薯块脱水、萎蔫、皱缩、糠心,食用品质下降。 相对湿度超过 95%时,则薯块退色褐变,病原菌繁殖,腐烂率上升。 红薯入窖时含水量如超过 70%,应敞窖通风,排湿降温。 红薯块在田间受水渍 3 天以上的,只能用来喂猪或制粉,不可窖贮。 (3)空气成分薯窖内的含氧量不得低于 否则易导致薯块缺氧呼吸,轻则丧失发芽力,重则缺氧“闷窖”,造成窒息性全窖腐烂。 )室内囤藏法选择严密保温的屋子,靠墙根四周设置火道,用炉子供温。 屋内地面上砌囤子。 囤高 1,宽 米,长度视屋子的大小和贮量的多少而定。 囤底部及四周垫豆叶和软细草。 囤内存放健全无伤病的红薯。 用启闭门 3、窗、生熄火炉、敞盖囤口等措施来满足红薯安全存贮的需要。 (2)棚窖贮藏法在户外挖宽 2 米、长 34 米、深 2 米的地窖。 如地下水位高,也可挖成半地下式,地上部分用土打墙。 窖口高出地面 30 厘米以上。 窖口上面架设木棍,棍上铺 30 厘米厚的秸草,草上再覆土 以上,在东南角留一出入口。 红薯入窖前,先把窖底及四壁垫 10 厘米厚的细软草。 接近窖口部位,围草要加厚,预防冻土层影响薯块。 红薯不可堆得过满,上部应留 6070 厘米的空间。 红薯入窖初期,上面不加盖,采取自然散热,待窖温降到 1315时,上部盖10 厘米厚的防寒物。 在窖底中部纵向放一根、横向等距离放两根直径 20 厘米的空节破裂毛竹筒,从 4、两端沿窖壁露出红薯堆,用以调节窖底层的空气成分。 (3)井窖贮藏法北方严寒地区多用此法。 上部似井,井口直径 1 米,深度35 米(视寒暖程度而定)。 当深度决定后,再往两侧扩挖筒穴,按水平方向往前挖,宽 1 米,高。 挖进 1 米后改挖成贮藏室。 贮藏室的大小视贮藏量而定,一般每立方米空间可贮 250300 公斤红薯。 井底需垫黄沙。 井口应高出地面 30 厘米。 红薯装入贮藏室七成满即可。 采用井窖法,人员下井时需注意防止井内二氧化碳窒息。 具体操作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采用旧窖的,必须严格消毒,或将老窖壁陈土刮掉 2 厘米厚;在管理期间,温、湿度不可频繁突变;定期检查薯窖,特别是天气突变时;薯块入窖前,用红薯保鲜剂浸泡或喷洒在红薯上,利查询。红薯贮藏保鲜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园地
( )。 三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4cm,宽 2cm的长方形按 4∶ 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 cm2。 14 ∶ 16 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16 ∶ 14 B. 13 ∶ 12 C. 12 ∶ 13 y= 8x, x和 y( )比例。 ,出勤人数和出勤率( )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测试卷三
( )。 ( ) .差 .减数的和与被减数相除,商为 2。 ( ) 50 克盐溶入 2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 25%。 ( )。 ( ) 三 .快乐。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每小题 2分,共 10 分) 58 247。 a= 58 a ,那么 a 是( )。 A 真分数 B假分数 C 零 D 1 的分子加上 6,要使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A 6 B 8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和参考答案(一)
1 2 3 4 5 6 7 小刚 —— 小文 路程 /米 1800 2400 2020 1600 1200 800 400 0 1 2 3 4 5 6 7 8 时间 /分 ( 8 分)按规定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数额时要纳税,具体方法为: 1000 元以内 不纳税 1000 ~1500 元 超出 1000 元的部分按 5%纳税 1500 ~2020 元 超出 1500 元的部分按 10%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