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速生高产的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实体肉质鲜,清香可口。 近年随着猴头菌人工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现将猴头速生高栽培技术整理介绍如下。 原料不新鲜,使用前应经烈日曝晒 23天。 大批量生产应一次备足原料,并放在防潮、通风良好的场地贮存。 配料时应选将 65%的锯末(如锯末过细应加入适量刨花)、30%的米糠、5%的菜园土混合均匀,再称出占干料总量 1%的糖、尿素、硝酸铵、硫酸镁、2%的石膏粉、1%的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按总料量:水=1加入 高锰酸钾,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搅拌,使其含水量达到 60%左右(手捏成团指缝间有水印),调至。 如以棉籽壳为原料可按棉籽壳 90%,园田土 3%,麦麸 5%,石膏粉 1%,蔗糖 1%的比 2、例配料,总料量与水比例为 1后将各种成分分别加水调拌并混合均匀,调至 ,含水量要求以手握原料,指缝间略有水滴为度,切不可用水过量,以防养分随水流失,影响菌丝正常生长。 有条件者可适当掺加土豆汁、豆饼水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 060 26折后用热合机加工成细长兼筒,再密封一头成塑料袋。 要求袋边、袋口封合严密,以防细菌侵染。 然后把拌好的原料装袋,边装边压实,直至装满,再用线绳扎好袋口,即呈圆柱状,并稍加压扁使其略有平面,以利培养及排放。 菌时间可根据锅内容积大小与装料多少而定,一般常压蒸气灭菌 100持续 68 小时,然后取出放在冷却室内,待料温降至 20左右时接种。 接种时选用菌丝洁白、健壮、生长 3、旺盛、无杂菌污染的菌种,在无菌室或接种箱内,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整套程序要求严密迅速,以防杂菌侵入。 接种时先将原种(二级扩大种)瓶口打开,以酒精灯火焰封口,然后再将栽培袋口解开,用接种钩迅速取出原种接入栽培袋内,每袋接种量约为 2550g,接完种后,在袋口塞一棉团,松紧适宜,扎好袋口,有利通用供氧,促进猴头菌丝健壮生长。 放于地面或角铁层架上,室温以控制在2530为宜,约 3035 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低于 12生长缓慢,高于33则需通风降温。 当猴头菌蕾出现后,可将室温降至 1828,但以2023发育最好,现蕾最快。 当菌蕾长至瘤状突起时,即可在其顶上塑料薄膜处撕一小孔,或解开袋口,再 4、将室温降至 1618,此时管理应注意通风换气,每日早、中、晚各打开门窗 1 次,每次通风约 1520 分钟。 各阶段对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差异较大,菌丝生长阶段一般以 10%20%为最好;子实体生长阶段则以 90%95%为宜。 低于 90%,生长缓慢,肉质低劣,子实体瘦小;低于90%,生长缓慢,肉质低劣,子实体瘦小;低于 60%很难现蕾,即便出现幼蕾,也会很快干枯;高于 95%以上,则易出现畸形蕾,多表现为松散分枝型,且易腐烂变质。 猴头菌喜光,需有一定的散射光条件下,在完全黑暗条件下,很难形成子实体。 因此在培养猴头菌时必须保持室内明亮,最好有散射光,避免阳光直射。 一般在猴头子实体生长期间,要注重勤喷雾状水以利提高产量。 秋季气候凉爽,雨量充沛,空气湿度较大,是栽培猴头菌的最佳季节,其它季节应根据猴头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栽培才能成功。 刺长的约 1右,色泽白色,即可采收。 采收时,以左手按袋,右手紧握子实体慢转而下,注意菌柄不宜留茬过高,以免喷水后腐烂,招引杂菌及虫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