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水稻复种高效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浦口街道、三界镇等地,“花生效种植模式种植面积达 1 万多亩(1 亩=667 平方米,下同)。 经调查验收,上半年每亩花生产值 2200 元,又因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地力,使单季稻产量每亩增产 4050 千克,增加产值 100 元左右,比种植两季水稻的效益大大提高。 现将“花生植模式的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生品种选择早熟的“小红毛”“天府 3 号、“天府 10 号”作为主栽品种。 水稻品种则选择抗性好、米质优的晚籼稻新组合“中浙优 1 号”、“粤优 938”。 这样搭配在季节上既能满足花生的生长需求,又能满足晚籼类型水稻的高产需要。 植早熟花生一般可在 3 月上、中旬开始播种 2、。 过早播种因土温不稳定而不利于花生生长,达不到高产高效的要求;过迟播种又不能体现早播优势,同时又影响到晚稻的生长。 晚稻要根据“中浙优 1号”、“粤优 938”的特性和花生的收获期确定最适播种期,一般掌握在花生收获前 20 天左右播种,嵊州市平原地区具体时间为 5 月 20 日至 28 日。 天,播种时随剥随播。 整地时施足基肥,一般亩用碳酸氢铵 30 千克、过磷酸钙 25 千克;开沟播种时,每亩用氮、磷、钾各为 15%的复合肥 25 千克作种肥,在播种时施于播种沟内,但必须与花生种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出苗。 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 6000 株左右。 播种后马上喷施除草剂,每亩用乙草胺(禾耐斯 3、)5075 毫升加水 3550 千克细喷雾,或33%施田补 200300 毫升加水 50 千克细喷雾,然后覆盖地膜。 播种后应注意观察出苗情况,及时破膜放苗,防止花生嫩苗闷死。 在花生生长初中期喷施 1 酸铵和 砂液,以增加结实率,提高产量;在生长后期,注意防早衰,可用 尿素加 磷酸二氢钾液喷雾 1 次。 另外对于地上部有徒长趋势的田块,在花生初花至盛花期用 15%的多效唑 2030 克,加水 2040 千克,或用 3050 克的 45 千克水喷施 1 次,促使植株矮壮,利于结实。 但对于生长较弱的田块不能施用。 水稻大田用种量每亩为 克,播种前用“402”或“使百克”药剂浸种消毒处理。 旱育秧秧龄控制在 4、 2530 天,半旱育秧秧龄掌握 25 天左右,秧苗一叶一心时喷 300 毫克/千克多效唑促使秧苗矮壮。 大田插植行株距 20 厘米20 厘米,每亩插足 丛。 施肥采用前重中轻后补的策略,慎施穗肥,以防后期倒伏。 氮肥施用量可比同类品种少 10%20%,一般以基面肥为主,每亩可用碳酸氢铵 2030 千克、过磷酸钙 2025 千克。 在插后 57 天施追肥,可用尿素 8 千克、钾肥 7 千克拌 30%精乐草隆 20 克进行追肥和化学除草,保持 1 寸田水,任其自然落干后再灌水。 当苗数达到 15 万左右时及时排水搁田。 搁田宜重不宜轻,以控制最高苗数提高成穗率,并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后期抗倒伏能力。 为提高产量,在收割前严防断水过早,达到九成熟时收割。 生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只有少量的蛴螬、蚜虫、叶甲虫为害。 在生产中前者可用 50%的辛硫磷 10001500 倍液浇施,0%吡虫啉 3000 倍液防治。 “中浙优 1 号”、“粤优 938”两个晚籼稻新品种,抗逆性好,较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易感稻曲病。 因此在生产中除要注意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虱和纹枯病的防治外,还应特别加强对稻曲病的防治,需用药防治 2 次,当全田 30%50%茎蘖的叶抽出时喷一次药,隔 7 天也就是在始穗期再用药一次,可用井冈霉素每亩 300400 毫升加水喷雾。 在台风过后及时注意细菌性病害的检查防治工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