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第二次月考内容摘要:

时) B、 虽 . 乘奔御风(虽然) 良 . 多趣味(确实) C、 清荣 . . 峻成(水清,树荣) 飞 漱 . 其间(冲荡) D、林寒涧 肃 . (寂静) 哀转久 绝 . (消失) 下列各组顺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 ①沿溯阻 绝 . B ① 自 . 三峡七百里中 ② 绝 . 巘多生怪柏 ② 自 . 非亭午夜分 C ①每 至 . 晴初霜旦 D ①常有高猿长 啸 . ②后狼止而前狼又 至 . ②若 啸 . 呼 状 选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 如文中只用“ _________, ________” 8 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 3 分) 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这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4 分)。 理由( 1) :________________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2) :________________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30 分) 阅读(一) ( 15 分) [甲文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 1189 年 1192 年间。 桥长 265 米,由 11 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 16 米到 米。 桥宽约 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 11 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着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 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 ,惟妙惟肖。 早在 13 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在国内,这座桥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乙文 ]我们吸收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 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紧起床。 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 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 这时,接近圆满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 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得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光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却亮得多。 再是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 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 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亭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亭上乾隆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 桥下的永定河,在晓月的映照下,波光粼粼,细流淙淙。 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