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评析_图文内容摘要:

新闻1+1评析_图文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直播新闻评论栏目节目简介二、结构框架三、 新闻评论特点四、媒体影响力五 、 节目评析 新闻 1+1 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 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 新闻 1+1 还打破了传统 的新闻播报 方式,采用“ 1+1” 即一 位主持人和 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 ,第 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北京脉络, 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像,更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给观众最质朴的新闻。 节目定位1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央视首个直播新闻评论节目播报方式播报方式:现场直播形式。 新闻 1+1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选题大都是采用网络上热议的话题,着力于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点进行探讨,并且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情感诉求。 新闻 1+1 通过网络话语和官方话语互搭梯子的方式让草根议程走上了公共议题的舞台,既集纳公共领域意见,又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让偏私或者非理性的网络语言得到自我修正。 新闻 1+1 的主题大致分为三类: 时事政策解读 、 公共话题 、 突发事件。 每类主题都敢于选取一些较为敏感的话题,触角也会伸向体制机制层面,为决策层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谏。 这一方面需要胆识 和评论策略 ,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握好评论时机,在大量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寻求忠恕、公允、客观、平衡的新闻意见。 时事政策解读梳理 历史发展脉络,建构媒介层面上的国家议题 在时事政策解读方面, 新闻 1+1 曾推出一期引起网民讨论的节目 临界点:中日关系圆桌论坛。 节目中双方嘉宾的交锋非常激烈,谈到许多敏感问题时也直言不讳。 节目最后,双方拉手的姿态也表现出中日关系正在走向暖春的新图景,为观众呈现出国家意义层面上的中日关系,从新闻控制的角度上说有利于引导受众理性地看待日本社会和民众,从而完成媒介层面上的政治意义建构。 公共话题把 百姓关注点作为切口,促进决策科学化 新闻 1+1 通常会对微观事件进行剥茧抽丝,最终抽象为体制机制层面的公共议题。 承担与感谢 这期节目,在探讨百姓怎样去理解和遵守奥运会期间的临时措施时,白岩松建议政策制定者能否在一些措施的细节处更以人为本。 突发事件注重 报道时机,凸显“不一样的解析” 在突发事件类选题中, 新闻 1+1 也开始关注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同时采取适当的策略,不抢“第一落点”,只抢“第二落点”。 因为 突发事件需要 一个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陷入舆论的狂躁中,必然增加新闻意见的政治风险。 只有当事件逐渐平息后,掌握翔实、准确的材料,对事件有一个全景式把控,才能做出理性、富有建设性的评论。 对突发事件评论另一种策略就是独到、深入、异质的阐释,在思考维度上抢占先机。 1、 时效性 强2、 解析新闻话题视角 独特3、 话题涉及范围 广泛4、 主持人风格化 新闻 l+l 所涉及的话题都是新闻发生当天或至少是短期 内的社会热点评论,贴近时政、贴近社会生活。 比如玉树地震发生后。 话题 当然都 与地震有关, (新闻 l+1共做了 5期地震的节目,每期 节 目有不同的侧重点, 4月15目的话题是。 关注青海玉树地震 :高原 海拔环境对救援是种考验”。 在其他新闻节目中,我们 关注 到的都是救援队伍的无畏救援画面,但是其实救援队伍 同样面临生死考验, 新闻 l+l 可以说是独辟蹊径 I 4月 16日 的话题 是“玉树地震救援面临高原反应、语言障碍等困难”,是对 前一天话题的扩展和补充。 对于这一时期全国人民乃至 世界人民 所关注的青海玉树地震, 新闻 l+l 的评论及时、有力 、到位 ,使灾难报道更加全面。 以往 的新闻 评论在 发表对于政治话题的解读时,多容易陷于政府政策与精神 的传达 ,而忽略言论观点的表达与碰撞。 而 新闻 1+l 的栏目宗旨是“给您不一样的解析”,可见 新闻 评论的角度与深度代表了其节目的灵魂诉求,要形成自己的言论 立场,也要有效地引导社会公众的思考。 每一期话题的 标题 就能 体现 新闻 1+1 独有的 视角。 比如关于政府 财政公开的话题,评论标题为 账本,得晒,得常晒 , 关于我国部分地区城市周边墓地 价格超过 房价的问题,标题更是拟为 死不起 ? ,针对“ 教授称 2027年一线城市 1千万不够养老遭批评”的话题, 标题 难道又要老不起 ?。 与之前的评论相呼应,相得益彰。 单纯从新闻标题 的角度,就不难发现 新闻 l+l 为确立 独特的 评论风格所下的工夫。 (部分期数)话题 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地震干旱矿难经济 社会生活政治 其他市政话题总期数期数5 4 4 5 2 20比例25 20 20 25 10 100 新闻 1+1 做到了让 主持人的影响力和风格化带动节目的进步。 节目 开播最初,就选定了白岩松和董倩这两个在新闻领域 驾轻就熟 并且极具个人特色的主持人。 董倩条理清晰,采访能力 出色 ,把控整个节目的串联和脉络非常到位,白岩松的评论 更是在中国新闻 评论界独树一帜。 白岩松总是用他特有的感性和 理性 相结合的风格感染观众,使得 新闻 1+1 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 关注。 新闻 1+1 在当下中国电视媒体的地位1、唯一官方电视媒体的直播新闻评论类节目;2、温家宝等领导人均对 新闻 1+1 节目做出过重要批示;3、开播一年, 新闻 1+1 被评为年度最佳上星节目;4、白岩松被 综艺 新闻刊 分别评为“年度最佳时评主持人”和“年度主持人大奖”栏目的 6个“唯一”中央电视台第一档 , 也是中国内地唯一一档新闻直播评论节目胡锦涛主席 访问日本 “ 暖春之旅 ”的唯一随行的常态栏目北京奥运会期间 , 奥运资讯频道唯一被完整保留播出的常态栏目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期间 , 唯一将演播室设在酒泉发射中心的常态栏目是 力规制、公共决策科学性、公共治理有效性等敏感议题,通过个案对中国社会运行肌理、体制脉络做出忠恕、公允、客观、平衡的解析。 同时,节目选题会更加注重事件的关联性,传导性,观察员会站在历史的纵深图景下考察同类事件,作出更理性、更富建设性的评论。 新闻 1+1 开创了一种以主持人加观察员为主要形式的“二人转”式的新样态。 主持人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对节目观点的系谱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意见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把选题外围的思考空间交给观众,在每个“关节点”发出疑问,防止受众落入窠臼,既把他们引进来,又让他们能厘清关系,顺畅地走出去。 创新性强1、对某些事件的解读有故意放大其影响力的嫌疑,给事件扣上不该属于他的高帽子。 2、评论是 新闻 1+1 的优势,但有时这种优势运用得太过火,对某些事件评论过激或不当,容易引起社会舆论的混乱。 新闻立台是央视扩大国家级电视台影响力的核心举措,也是其完善频道专业化、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新闻 1+1 的开播时间虽短,但从它身上折射出了多年来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状况,也可以进一步看出其在新闻频道系统化进程中所具有的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 现阶段 新闻 1+1 具备了解析类新闻评论节目的要素,很好地发挥了节目的优势;从长远来看,应该继续增强此类节目的影响力,以打造出央视特有的言论节目品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