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名苑a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4. 4. 2. 2 混凝土护壁 21 每一步混凝土护壁须高出地面 300 ㎜,然后将小木桩所定桩位十字中线引到护壁上。 混凝土护壁上口厚 175,下口厚 100 ㎜,每步高 1m,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施工护壁混凝土的模板和四块弧形钢模拼装而成,每步护壁支模均应以十字线吊 中,从而保证桩位和孔半径的准确性;垂直度偏差控制在 %之内。 4. 4. 2. 3 挖土 采用短把的镐、锹等简易工具,人工挖土,遇到比较硬的大块岩石时,可用风镐。 垂直运土,浅时可直接用绳提,深时用电动葫芦(几个桩位同时使用)。 提土桶或筐上下均用电铃随时联系。 柱孔较深时用橡皮电缆的低压灯照明。 4. 4. 2. 4 桩身钢筋混凝土施工 先对桩端扩大头地质情况(主要是指土质情况)进行隐藏检查验收。 桩端地质情况验收按图纸规定由设计院地质人员下桩孔底逐个验收,做好隐藏记录,确认地基土层无误及桩端扩大头几何尺寸准确后方可进行一下步工序,经保证设计要求达到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和嵌入深度。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在地面上预制好钢筋笼架,在其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防止变形。 钢筋笼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50 ㎜,保护厚度,采用预制混凝土垫块或铁垫件,绑扎或焊接在钢筋外侧的设计位置上。 放钢筋笼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灌注混凝土时,应校正设计标高固 22 定钢筋笼位置。 浇灌混凝土: 桩体混凝土要从桩底到桩顶标高一次完成。 如遇停电等特殊原因,必须留施工缝时,可在混凝土面周围加插适量的短钢筋。 在灌筑新的混凝土前,缝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和隔离物质。 灌注桩身混凝土,必须用溜槽及串筒离混凝土混凝土面 2m 以内,不准在井口抛铲或倒车卸料,以免混凝土离析,影响混凝土整体强度。 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注意防止地下水进入,不能有超过 100 ㎜厚的积水层,否则,应设法把混凝土表面积水用导管吸干,才能灌筑混凝土。 如渗水量过大( 1m3/h)时,应按水下混凝土操作规程施工。 混凝土边浇插实,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和人工插实相结合的方法,经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在灌注桩身混凝土时,相邻 10m 范围内的挖孔作业应停止,并不得在孔底留人。 灌注桩身混凝土时应留置试块,每根桩不得少于 2 组( 六件),及时送检试验报告。 4. 4. 2. 5 注意事项 要校对工程地质报告中提供情况与实际桩孔中土质是否属实,特别是各层土的厚度,为确保工程质量,桩的支承端必须落在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中,桩的长度应根据实际予以确定,可由设计工程地质人员下孔检查土质情况后确定桩长,孔底扩大头虚土应清理干净。 在孔底成型验收和灌混凝土前,由监理工程师或设计院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两次检查。 23 桩在扩孔时应保证设计要求的几何尺寸,扩孔直径不能过大。 在进行隐蔽检查时,应准确记录扩孔,几何尺寸和实际形状,如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即进行修整,并作好现场 记录,并存入工地技术档案。 扩孔后应及时灌注混凝土,如发生塌孔情况,应进入孔底把坍塌的土清理干净,且应进行再次检查,方可进行灌注混凝土。 钢筋笼骨架在现场绑扎,用人工放入桩孔内,钢筋骨架在制作时要求不变形,每隔一定间距设置十字固定架。 在吊装前,应检查钢筋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作好钢筋隐蔽检查记录。 凡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进行修正才能使用。 钢筋笼放入桩孔内,应检查钢筋与孔壁的间距,使钢筋保证有足够混凝土保护层。 按规范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混凝土坍落度要控制,避免混凝土灌注时发生离析情况。 进行分段振捣,每灌注 段为 1m。 混凝土注顶部时,应测量桩顶标高,以免过多截桩。 4. 4. 3 地下室施工方案 大楼下设有地下室,采用 C30C40 混凝土,施工操作中须特别注意部位的施工,确保地下室墙、板混凝土的防水质量。 4. 4. 3. 1 施工顺序 垫层→弹出立壁内外底线→绑扎底板钢筋及立壁插筋→支模板→焊接止水钢板→浇筑底板混凝土→搭设钢管支撑架→绑扎立壁钢筋→组装立壁内外模板→浇筑立壁混凝土→拆模。 4. 4. 3. 2 垫层 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为 C15,要求严格控制垫层厚度和表面平整度。 弹 24 好立壁内外边线。 4. 4. 3. 3 绑扎钢筋 底板为双 层钢筋,上层钢筋应设钢筋马凳作支撑,其间距为 1500 ㎜,采用Φ 14 钢筋制作。 事先弹好底板钢筋的分档标志,并摆好下层钢筋。 绑扎钢筋时,除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全部扎牢,中间部分的相交交错扎实,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摆好钢筋马凳后即可绑上层钢筋的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并在定位钢筋上画出分档标志,然后穿放纵横钢筋,绑扎主法与下层钢筋相同。 底板钢筋绑扎后应随即垫好砂浆垫块。 待底板混凝土灌筑后,在底板上放线,再校正预埋立壁插筋,凡位移严重应进行处理。 先绑 2~ 4 根立壁钢筋,并画好分档标志,然后在其下部分和齐胸处绑 两根横向钢筋进行定位,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 墙筋应逐点绑扎,其搭接长度、位置及绑扎方法与底板相同。 立壁双腓钢筋之间应绑间距支撑,双排钢筋的外侧绑扎砂浆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4. 4. 3. 4 支模 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在距立壁内表面 1m 处每隔 1m 设置一个Φ 20 钢筋桩,长 120~ 150 ㎜,以便于在立壁支模时作支顶之用。 支撑方法:设置钢筋脚手架,并设水平撑杆、斜撑杆,加短木、木楔等进行支撑。 钢管脚手架里皮立杆离立壁 300 ㎜,纵立杆间距 1200 ㎜,每排立杆均设剪刀撑,大横杆间距 1200 ㎜,小横杆支撑模板的 100 ㎜179。 100 25 ㎜方楞。 模板采用竹胶合板,沿长度方向水平布置。 由于模板是水平方向放置,故竖向用 50 ㎜179。 80 ㎜楞木固定模板间距30 ㎜。 内外模板用Φ 12 钢筋拉杆固定,以抵抗混凝土侧压力,拉杆在内外模板中间设置 80179。 80179。 5 ㎜的止水片,该钢筋拉杆用Φ 12 钢筋,用 3 形卡与模板连接。 模板内侧设置 30179。 30179。 5 ㎜的铁板,防止模板向内偏移及浇捣,也应同样设置施工缝。 为了达到以上要求,浇灌立壁混凝土采用分层赶浆法连续施工,不产生水平与垂直施工缝,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 4. 4 桩承台 4. 4. 4. 1 施工工序: 混凝土垫层→弹线→扎钢筋→置垫块→支模→隐检验收→搭架→浇捣→养护→拆模→验收。 4. 4. 4. 2 操作工艺: 混凝土搅拌完后,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 严格控制加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少于 90s。 混凝土搅拌完后,应及时运到长筑地点。 运送时应防止离析或水泥浆流失;如有离析,应进行二次拌合。 浇筑时如高度超过 2m,应使用串筒、溜槽下料,以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应保证柱子插筋位置的准确,防止位移和倾斜。 浇筑时,先满铺一层 5~10 ㎝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端与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 固定, 26 然后再继续对称浇筑,并避免碰撞钢筋。 混凝土捣固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其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 倍。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注意观察模板、支撑、管道和预留孔洞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才能继续浇筑。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一般接缝不应超过 2h,如间歇时间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应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应用木抹子压实槎平,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 内覆盖并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 7d。 4. 4. 4. 3 注意事项: 桩 项应凿毛清洗,桩头按设计要求伸入承台 10 ㎝。 要分层浇筑,每个承台应一次性浇筑完成,分层浇筑时顶层混凝土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铺浇完毕,振捣器应伸向底层混凝土177。 5 ㎝左右,使二层结合良好。 模板底面与垫层接合处应留小孔,以使混凝土泌水时能顺利排出,垫层要做成坡度。 4. 4. 5 混凝土基础梁 4. 4. 5. 1 施工顺序 基底弹线→扎钢筋→支模→隐检验收、签证→浇捣基础梁→拆模浇水养护。 4. 4. 5. 2 操作要点 基础梁用采用竹胶板模板、钢管及轧头支撑固定。 及时做好砼配合比 27 试 验、钢筋抽样试验。 对钢筋加工、焊接和帮扎必须符合 验收的规范要求,支摸必须掌握轴线、断面尺寸,支撑牢固。 尤其对侧模固定尤为重要,防止变形和砼漏浆,对偏位必须及进纠正。 砼宜连续浇捣,尽量不留施工缝,如留缝时应垂直留置,浇捣砼时应分段分层浇捣,保证上下,左右层次砼交接,应在初交接完毕,砼表面随捣随抹, 12 小时后即进行养护。 泵送混凝土 本工程采用现场拌制, JS750 搅拌机 1 台,混凝土输送泵一台,每天最大生产能力: 200m3。 要求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对砂石料采取降温措施,严格按要求控制塌落度。 砼的供应必须保证砼的连续工作,泵送间歇不得超过 1 小时 ,泵送时必须保证受料有足够的砼,防止空气进入形成阻塞。 泵管安装宜直,转弯以缓,接头要严密,防止漏气、阻塞。 泵送前用适量水泥砂浆润滑管道, 如有阻塞及时排除,期间采用塔吊进行运料,保证砼浇筑连续性。 泵送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经验丰富的操作 人员现场拟派 刘 正文、张利民, 泵送前必须 使用清湿润整个管道。 大体积砼浇筑 ①大体积砼基础浇筑 大体积砼基础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要求连续性浇捣,施工工艺上应做到一次浇筑、分层捣实。 但又必须保证混凝土 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于形成施工缝,本工程底筏板基础 采取分 段分层施工方法 .(如图 ) 28 1000 1000 1000 2800 ②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 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 20~ 30 秒,但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得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泛出水泥浆为准。 ③振捣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 次序移动,但不能混用,以免造成漏振。 如下图所示: 砼振捣示意图 行列式排列 交错式排列 ④本工程配置 5 台Φ 100 振捣器,在前后分别布置两道,第一道在卸料口部位,解决上部振捣,第二步在坡脚处,确保下部砼的密实。 为防止 砼的堆积,先振卸料口部位,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 在斜面上 29 各振捣点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和插入深度,配专人指挥振捣工作,防止漏振。 ⑤搞好基础内排水设施,筏板砼基础在振捣过程中出现泌水与浮浆,采取以下处理措施:在基坑内的泌水用潜水泵抽走,流向坑井底部和沉降后浇带处泌 水,用真空泵抽走。 ⑥做好砼试块,按 100m3砼作一批强度试块,每批 4 组,分 7 天、 28天,另一种备用,作同条件养护及实验室标准养护。 施工现场设标准养护室,抗渗砼试块现场每批作两组。 混凝土职工的劳动力组织 各种人员按两班倒连续作业组织配套齐全,人数满足要求。 工 种 人数(人) 负责人姓名 职 责 总值班调度 1 杨明庆 全面负责 现场施工管理 12 李林 负责上下联络指挥,质量控制 试验检验点 2 张凯 原材及砼检查试配 搅拌机操作人员 4 张大纯 开搅拌机 砼输送泵操作工 2 刘威、张利民 负责开泵 电工 2 杨殿政 负责动力、照明 机修工 2 杨军 负责机修 砼浇筑人员 40 张善文 具体操作 振动棒操作工 8 罗从文、郑大 田 负责振捣砼 泥工 12 张善文 砼表面搓平 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 防水砼质量好坏不仅取决于砼材料质量本身及其配合比,而且取决于施工质量。 防水砼施工要点 1)施工时应尽可能不留施工缝,一次性浇筑完成。 2)施工时应做好基坑的降排水工作 ,使地下水位低于施工地面 30 ㎝ 30 以下,严防基坑积水影响砼正常硬化,导致抗渗性能降低。 3) 模板固定 螺栓采用螺栓上加止水环 (下图) 混凝土 模板 螺栓 止水环 4) 钢筋不得用铁丝或铁钉固定在模板上,应采用同标号混凝土垫块。 模板表面平整拼缝严密吸水性小、结构坚固,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 5)防水混凝土配比准确,防水砼必须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时间宜为 10~20s。 留施工缝时必须安装遇水膨胀止水带进行止水处理。 6)防水砼必须加强养护 ,混凝土施工完工后严禁打凿。 地下 室外墙聚氨酯涂膜防水 地下室外墙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要点: 1)当甲、乙料混合后固化 过快并影响施工时,可加入少许磷酸或苯磺酰 做缓凝剂,但加料不能超过甲料的 %。 2)如固化太慢可加入少许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做促凝剂加入大量于加料的 %。 31 3)第一层 5 小时有发粘现象可涂上一些滑石粉。 如发现乙料有沉淀应搅拌均匀后在使用。 4)涂层施工完毕尚未固化时不许上人踩踏。 5)聚氨酯涂膜防水必须涂刷均匀。 固化一致不应有明显凹坑、气泡和渗漏水的现象。 6) 施工材料有一定的毒性,存放材料场所必须通风良好。 材料多属易燃物质, 必须严禁烟火。 后浇带 施工。金海名苑a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