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品种 花育19号内容摘要:
1、9 号花育 19 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1992 年以 79266 优良株系为母本,莱农 13 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进行选择而育成的普通型早熟大花生新品种。 2002 年 4 月 2 日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主要生物学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早熟直立大花生,春播生育期 130d 左右,夏播 100d 左右。 疏枝型,主茎高 480枝长 498分枝 79 条,结果枝 6 条左右,单株结果数 ,株丛矮且直立,紧凑,节间短,抗倒伏,叶色浓绿,连续开花,开花量大,结实率高,双仁果率一般占 70以上,果柄短,不易落果,荚果普通型,子仁长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均符合普通大花生出口要求百果重 2、2514g,百仁重 9636g,05数 2988 个,05数 65935 个,出米率 700左右。 该品系出苗整齐,植株直立,生长稳健,叶色绿。 2002年山东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对该品种进行了接种鉴定,花育 19 号高抗网斑病、晚斑病、早斑病、条纹病毒病,抗性均比对照鲁花 11 号高 1 级以上。 对倒伏、干旱均表现高抗。 二、产量表现20002001 年在全国北方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 年平均每 667荚果2954对照鲁花 11 号增 90,居首位。 2001 年在全国北方花生新品种生产试验中,每 667荚果 3075仁 2186对照鲁花 11 号分别增产 8,3和 80,居首位。 2002 年在山东 3、省莱州市设立了花育 19 号高产攻关田 1534002 年 9 月 10 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山东省农科院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进行了测产验收,结果该地块的平均产量荚果达 608267m,创造了出口大花生的高产纪录。 三、品质测定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试,脂肪含量 5299;蛋白质含量 286;油酸亚油酸比值 197,均比对照鲁花 9 号高。 四、适宜地区种植适于我国北方花生产区如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辽宁、北京、新疆等省(市、区)种植,在黄淮南部也适于夏直播。 五、栽培规程1、良种基地繁种根据花生用种量大、繁殖系数低的特点,选择良种场、专业户、专业村等良种繁育基地繁殖原种 1、 4、2 代,为大田生产提供高质量良种。 2、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当播种层 5温 5 日内稳定在 15以上时,为花生播种适期。 根据山东气候条件,适宜播种期应在“谷雨”至“立夏”之间(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 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期可提前 7d 左右。 (2)合理密植:春播密度为 10000 穴667m,夏播为 1100012000 穴667穴 2 粒。 (3)施足基肥:在施肥上应施足基肥,看苗追肥,确保苗齐苗壮。 中等以上土壤肥力,每 667量 300400幅度内,需要施用氮(N)135180(0120钾(35180肥料搭配上要以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折合每公顷施优质土杂肥 225 万 素 14719525磷酸钙(含有效磷 525750酸钾 180240草木灰 11251500壤和褐土花生产区,每公顷要增施 375750膏和磷石膏粉,以补充土壤钙和调节土壤。 在硼、锌、铁、钼等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区,可适当补施微肥。 (4)适期管理:及时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旱排涝。 及时喷药防治虫害。 专利查询。花生品种 花育19号
相关推荐
1、生生产用种量大,种子繁殖系数低,一个新品种从育成到大面积应用,需要56 年甚至更长时间,减缓了新品种的推广速度。 为了加速优良品种的推广,我们在花生新品种的扩繁过程中总结积累了一套技术措施,使花生良种的繁殖倍数提高到 30 多倍。 1 选好地块,配方施肥选择适合花生生长的沙质壤土或壤土,创造一个全土层深厚,结果层疏松的土壤条件。 测土配方施肥,施足基肥,尤其注意腐熟有机肥的施用。
1、培法 控制下针(培法是我国著名花生专家、莱阳农学院教授沈毓骏研究发明的一项花生栽培新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控制花生下胚轴的曝光时间和植株基部的大气湿度,促进内源激素乙烯的产生,从而控制下胚轴的伸长和果针的入土时间,减少过熟果和空秕果,达到果多果饱、优质高产之目的。 经在山东、河北、辽宁、四川等省大面积示范、推广,采用控制下针栽培法种植的花生,出苗齐,生长壮,第一对侧技发育快,下针集中,结果整齐
2. 50分等于 .( ) 3.一个数乘以 ,积比原来的数大( ) 4. 125- 125( - )= 0 .( )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 同样适用 .( ) 四、在○里填“>”“<”或“=” ( 6分) 1. ○ 2. 247。 ○ 3. ○ 4. 247。 ○ 6. 247。 ○ 五、计算题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8分) ( 1)( - ) - (
② ③ 2 米 3 米 2 米 4 米 2米 五、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 10 分) 6dm 6dm 8dm 4dm 12dm。
1、花生的播种、收获、摘果、运输等一系列过程中,由于缺乏严密的生产与管理操作规程,对机具、晒场清理不净或补种时用了其他品种的种子等因素、生虽然是自花授粉作物,但是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会有一定程度的天然异花授粉,引起基因重组而产生变异。 在生产上若将不同的品种相邻种植,没有适当隔离,就有可能发生品种间天然杂交,杂交后代分离出不同类型的植株,使品种整齐度、纯度下降,产量和品质降低。 遗传上总会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