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青枯病的防治措施内容摘要:

1、生青枯病,俗称“花生瘟”,是我省花生生产的大敌。 该病从苗期至收获期均有发生,但以开花期发病最多最重。 一般发病减产 15%20%,严重田块达 50%以上,结荚期发病的有可能颗粒无收。 发病的植株,最初于中午呈轻度萎蔫状,早晚又恢复正常,接着全株叶片失水萎蔫下垂,最后青枯而死。 剖开病株茎部,可以看见靠近地面部分的输导组织变成褐色,用手挤压,切口处有污白色的菌液流出,拔起病株,根部已经腐烂,呈黑褐色。 该病菌可随病残株遗落在病地土壤中存活多年,并随着雨水、农具传播。 连作地容易发病,高温多雨,湿度大,时晴时雨的天气更易发病。 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发病较少,贫瘠的砂质土发病较多。 一般蔓生型花生品种有较强 2、的抗病力,直立型品种容易感病。 防治措施如下:一、合理轮作。 此病主要靠存活在土壤中的病菌侵染为害,实行与非寄主作物合理轮作,如花生与水稻或玉米、高粱等轮作,可以消灭土壤中的病菌,能有效防止该病发生。 二、改良土壤,注意排水,多施有机质肥。 基肥要增施石灰、草木灰和磷肥。 每亩基肥要施石灰 40 公斤、草木灰 100 公斤、过磷酸钙 25 公斤,可促进花生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力。 三、及时拔除病株烧毁。 发现零星病株后,立即连根拔除集中烧毁,病穴撒上石灰粉,防止病菌蔓延传播。 四、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花生开花初期,每亩用克菌丹 130 克,兑水 80 公斤喷施土面根部,每隔 78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防治效果达 85%以上。 发病初期也可用铜氨液防治,具体做法:用硫酸铜 0?公斤和硫酸铵 3?公斤研碎后再加消石灰 1 公斤,加水 500 公斤稀释使用,每蔸淋 250 克,效果较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