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麻的种植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上旬至 5 月上旬 (1)播前准备:黄麻大多与大小麦、油菜和蚕豆等作物套种,要求在前作收获前约 1 个月,把麻种套播在前作预留空行中,我省常有畦中绿肥,沟边麦的耕作方式,这时可在收麦前先把畦中绿肥割倒,作基肥,再播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清水漂洗麻子,去杂,摊晒。 菌特(或稻脚青)粉剂或种子重的 唑酮拌种,闷种 715 天。 (3)播种时间:一般 4 月中下旬至 5 月上旬前。 抓冷尾暖头,抢晴播种。 (4)用种量:每亩苗 2 万 3 万株,长果黄麻播种量为 克;克。 依种子发芽率和播期决定,如发芽率70,则亩播量 千克。 (5)播种技术:整地:翻土宜深,整畦要细。 达到深、细 2、、平、伏。 播种沟深 12 厘米,宽 10 厘米,行距 2530 厘米。 如育苗移栽,要求畦宽 宽 2633 厘米。 施肥:播前,结合整地,先施用绿肥、厩肥等基肥,结合施部分磷肥。 绿肥 600750 千克。 播种开沟时,再施人畜粪 5001000 千克或过磷酸钙 1520 千克。 播后覆土 米,用灰粪和堆肥等混合细土盖子为好。 地膜覆盖:播后覆膜,可比大田早 710 天种。 其播种技术与常规播种基本相同,但强调提高整畦质量,施基肥以弥补不施苗肥的损失。 亩用量尿素34 千克,氯化钾 34 千克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 5 千克,施入 34 厘米深的播种沟,注意种与肥不可直接接触。 此外,可用除草剂防治杂草。 这是除草关 3、键时期,但药剂应喷洒在播种后盖土的畦面,不得让种子与药剂直接接触。 除草剂,亩用量为 48氟乐灵 65 克,或 50杀草丹乳油 120 克。 各加水稀释量为4050 千克喷雾。 此外,还要注意揭膜时间。 (6)育苗移栽:前作收后,平整畦面,免耕,灌水上畦面,淹水 23 天后排水至半沟即可移栽。 密度 2 万株,移栽成活后应中耕追肥。 (7)追肥:需要用 23 次。 标准氮肥 510 千克或人粪500750 千克,分 23 次施在出苗前,前作收获前后,作芽肥。 5 月上旬至 6月下旬 (1)间苗定苗:麻子小,不易播匀,出苗后应立即间苗,共间苗 23 次。 出苗后一个月即 5 月中下旬定苗。 套作麻在前作收获后 4、定苗。 一般每亩定苗 2万株。 阴天补苗。 (2)施苗肥:苗高 1012 厘米时,施 500750 千克人畜粪或尿素 510 千克作平衡肥。 (3)苗期勤中耕,除草和培土:前作收获后,结合灭茬,中耕培土。 6 月下旬至 8 月中旬 (1)清理苯麻。 (2)重施旺长肥:旺长初期施用饼肥 3050 千克,氮肥 1015 千克,灰肥 100 千克或钾肥 1015 千克,过磷酸钙 1520 千克。 施后覆土。 8 月上旬旺长后期还可补施速效氮肥 510 千克。 (3)中耕除草培土:旺长初期结合施重肥第二次中耕。 中耕后均培土,7 月下旬厚培土 1 次。 (4)注意灌排水,防伏旱和积水。 8 月中旬至 9 月下旬 (1)做 5、好培土、排水工作,提高抗风能力。 (2)叶面肥:通过撒施草木灰或喷施速效肥于叶面可防早衰。 (3)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茎斑病、立枯病和青枯病等。 可采用:选用抗病品种;稻麻、麻杂粮等轮作;种子消毒;清除病源;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注意排水等方法防治。 大田防治可用 50可湿性退菌特 600 倍或 25三唑酮稀释 1000 倍喷用。 主要虫害有地老虎,可在幼苗期用 90敌百虫喷施于切碎的鲜草上,撒于地面诱杀;玉米螟,可作麻田喷药防治,在卵孵盛期,亩用 20杀灭菊酯乳油 40 毫升,加水 50 千克喷雾,或亩用 80敌敌畏乳油 125 毫升,浸泡玉米秸秆 50 根,在成虫盛发期均匀插在麻田内,熏杀成虫,以减少产卵。 红蜘蛛等,1500 倍氧化乐果或甲胺磷稀释液喷治;红蜘蛛可用溴氰菊酯或石硫合剂喷治。 9 月下旬至 10 月下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时收剥麻皮,适度精洗。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