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香,为唇形科广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川藿香、苏藿香、把篙等。 以嫩茎叶和花序供食用。 嫩茎叶用沸水焯后用清水浸泡 l 天后炒食、凉拌或做汤,可直接作调味料,花序洗净后可生食,抚顺多用茎叶作酱食用。 藿香含藿香素、藿香贰、异藿香贰等,藿香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具一定的药用价值,同时也是一种观赏植物。 特征特性:根系发达。 株高 4 棱,直立,上部分枝,被微柔毛,下部无毛。 叶卵圆形,有柄,边缘有粗齿,叶面深绿色,叶背淡绿色,有微柔毛和腺点。 叶对生。 轮伞花序,花小,在主茎或分枝上排列成顶生的穗状花序。 苞片披针形,花萼管状钟形,花冠淡紫蓝色、紫色或白色。 坚果长卵圆形,右。 藿香 2、对温度适应性强,在北方寒地气温下地下部分能露地越冬。 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栽培要点: 分株繁殖或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在春秋雨季进行。 用种子繁殖北方以春播为主,南方多秋播。 直播或育苗移栽。 可在房前屋后零星栽培,如种植面积稍大,应施足底肥,精细整地。 畦作,也可垄作。 条播或点播,行距25播的穴距 30右。 种子小,应与 20 倍左右的细沙、细土或草木灰混匀后播种,667种量直播的 500g 左右,育苗移栽的 20g 左右。 株高 6间苗,条播的株距 10播的每穴留 3,作多年生栽培株距应大些,作一年生栽培株距小些。 株高 25开始采收嫩茎叶食用,采后适当浇水追肥。 植株花序抽出未开花时收获食用。 秋季种子成熟,收下晾干贮存。 作药用的在花序抽出但还未开花时第一次收割,下部留 2叶,10月份收第 2 次,迅速晒干包好,减少香气的损失。 主要病害有褐斑病、斑枯病、枯萎病,主要虫害有朱砂叶螨、银纹夜娥,适时防治即可。 专利查询。藿香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1、名 类学上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 黄背木耳营养丰富,质脆可口,含人体必需的 8 种氨基酸,有医疗保健作用,既适鲜销,又可干制出口,是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极具发展潜力的食用菌新品种。 我所从 1997 年开始黄背木耳引种驯化和栽培试验,在新民、铁甲、明堂、九术等 9 个乡镇开展大面积示范栽培均取得成功。 现将其袋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
,赏析诗的后两句。 (2分 ) 答: 二、文言文阅读( 12 分) 阅 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羊子大惭,乃捐 ① 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②一年来归,妻跪 ② 问其故,羊子曰:‚ 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③。 一丝而累 ④
移栽 胜利油田蔬菜供应基地有关科研人员,经过多次试验,为获取平菇高产找到了一条新路子移栽。 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要是发菌正常、料面无杂菌感染、无虫害、干湿度符合标准,关健是没有出过菇的菌块或菌床,都可作为移栽的菌床。 后选择生长密集成珊瑚状的菇蕾,用铲或刀在菇蕾周围 米处轻轻将菇蕾和基料一起挖出,注意,千万不要把菇蕾和基料弄散。 在选好的移栽菌床上挖栽培坑,把挖出的菇蕾放入坑内,用手轻轻压实
1、作物秸秆及林副产品年累积量巨大,为生产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如何生产出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现依据国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介绍灰树菇仿野生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 优选栽培场所和原料食用菌对有害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所以要优选灰树菇栽培场所和原料,尽量减少因栽培场所和原料所带来的有害物质积累。 优选栽培场所。 栽培场所要选择在空气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