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3内容摘要:
( 2) 下列“而”字表转折的一项是( )( 2分) A学而时习之 D. 人不知而不愠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2 分) A.“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 B.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学习知识不在于让别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阐述的是做学问不能不懂装懂。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最后凋也 ” 比喻君子有宽广的胸怀。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 ( 3分) ( 二 )现代文阅读 春( 22 分) ①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 地 卖弄 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 应和 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②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本文作者是 朱自清 ,这是一篇 (体裁)。 选文分别是 图和 图。 ( 3 分) 1 选文① 从感觉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处(每空至少写两个词语)。 ( 8分) ①触觉方面: ________________。 ②嗅觉方面: ________________。 ③听觉方面: ________________。 ④视觉方面: ________________。 1 “密密地斜织着”一个“斜”字不仅在写春雨,而且也写了。 “黄晕”是写色彩的,与选段中 和 两字 呼应。 ( 3分) 1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仔细揣摸下列语句 , 并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 ①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4 分 ) ②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4 分 ) 后母的 三巴掌( 23 分)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3
相关推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孙权劝学 12 分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起来,仍然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 走到院子外,望着深速的苍穹和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 山一样沉默的父亲啊,你的期盼,你的鞭策,你的激励,终于成就了我的今天,我水远也忘不了你的眼神 !(文段有删改 ) :文段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 3 分) 9.“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2 分)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 2
1、龄、播期和植株性状等条件限制,对移栽大田的耕整质量要求较高。 同时机插实现了宽行、定穴、定苗和定深栽插,满足了高产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的群体基础。 因此,一着不让抓好机插稻大田期管理,才能确保栽后早发稳长,争足穗、攻大穗、夺高产。 一、大田准备:1、精细整地:大田耕整应采用旋耕灭茬,旋耕深度 12米左右,上水后待完全吸足水分再进行耙地墁平,达到田面平整,全田高低差不超过 3 厘米,田面整洁无杂物
”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 2 分) 1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上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 3 分) 1文段为何多次提到“豆麦”。 联系全文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 ( 2 分) 1请从文中找出视觉、听觉和嗅觉描写景物的句子各一句。 ( 3 分) 视觉: 听觉: 嗅觉: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12 分)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