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 ”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19. 按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排列正确的是 ①山顶洞人 ②半坡原始居民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炎黄时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20.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二、识图题( 22 分) 21. 文物识别: 说出下列各图中的文物的名称及使用的远古居民,填入表格相应位置。 (本题 12 分 ) A B C D 内容 A B C D 文物名称 远古居民 22. 下图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半坡出土的纺轮以及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 (本题 10 分) ( 1)请根据图一回答,半坡人的生产、生活与山顶洞人相比有什么变化。 ( 2)请根据图二回答这些动物与半坡原始居民有什么关系。 三、能力擂台:史论结合题 (12 分 ) 23. 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历史 结论的证据 (答到任何 4个就可得 12分。 ) A.半。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测试
相关推荐
2、进行搅拌,使之成颗粒状,用鼓风干燥机将颗粒水分干燥到 10%12%,后进行筛选。 大于 40 目筛眼的大粒可回收,与捣碎的薯泥混合,再使之成颗粒状。 将筛选下来的小颗粒干燥,至水分含量为 6%即得成品。 颗粒制品的得率为 22%24%o 红薯颗粒制品用开水冲调后,即得红薯羹。 此制品由于食用方便,多用于家庭及餐馆烹饪食品,学校、医院、食堂可用之制作糕点及餐食。 2、片状制品:工艺流程
2、危害,增强中后期中上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增粒增重,从而增加产量。 3、宽窄行杂糯间栽在一般宽窄行栽培基础上,每隔两个宽行栽 1 行糯稻(俗称酒谷),窝距 1 尺 2 寸至 1 尺 5 寸,每窝 3 至 5 株。 注意浸种消毒,预防稻瘟病,杂交稻和糯稻同播同栽。 由于合理利用空间增种糯稻,与杂交稻协调生长,且有效地控制了稻瘟病,所以能够增产。 4、酒谷秧开厢杂糯间栽每隔 5 尺 5
、小米 、西瓜籽 是 ( ) A.子叶 2 .下列种子萌发的条件中,属于自身条件的是( ) 种子植物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2020 东营)下列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是 ( ) ①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 、胚轴 、胚根、子叶四个部分组成 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③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整个切面都变得一样蓝 ④种子中的子叶发育为叶,胚芽发育为芽,胚轴发育为茎
2、和鲜食。 但味淡,圆菇率也不如 为 80%左右。 同时,菌种较易退化,要注意复壮。 3个体较小,属小型种。 包被薄,易开伞。 一般播种后 49 天出菇,子实体发育需 56 天,鼠灰色。 抗逆性强,产量高。 对不良的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较耐寒,菌肉比大、中型种更幼嫩和美味可口,适于鲜食。 缺点是个体小,不适宜制干菇,圆菇率也低,为 60%左右。 4个体中等偏大,颜色灰白,肉质细嫩,香味较浓
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 26.《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 ) 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内容翔实,文笔生动 27.佛教和道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其共同原因是( ) 修身养性,长生不老 28.下列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体现了秦朝的雕塑艺术水平
畜牧养殖业 C.发展淡水养殖 答案: A 17.(2020 菏泽 )6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 24 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日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 C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哺乳动物高等的是 A 体内有膈 B 牙齿有分化 C 体温恒定 D 胎生、哺乳 答案: D 19.( 2020 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