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搞好中后期麦田管理,确保小麦丰产丰收内容摘要:

1、保小麦丰产丰收 当前我市小麦生长已进入孕穗至抽穗期,部分春性品种已经抽穗。 近期我市虽然出现几次降雨,但由于降雨量偏少而且分布不均,偃师、宜阳、伊川、孟津、新安等县旱地麦田出现严重干旱,致使小麦生长发育受阻。 据 4 月 11 日在伊川县鸦岭乡和宜阳县樊村乡、石陵乡旱地麦田调查,部分麦田株高仅有1629 厘米即挑旗或抽穗,比正常生长的旱地麦田株高 4750 厘米降低2131 厘米,比常年同期降低 3040 厘米,而且穗数少,穗子小,将造成严重减收。 4 月下旬到 6 月上旬,我市小麦生长发育进入抽穗到成熟阶段,这是产量形成的最后时期,直接影响到收成的高低。 然而我市后期常出现高温、干旱、干热风等灾害性 2、天气,影响小麦正常落黄,使粒重下降,这一时期还常发生病虫危害。 因此,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要高度重视,认清当前小麦生产严峻形势,必须坚持不懈加强小麦中后期麦田管理,把前期干旱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达到粒多、粒饱,以获得较好的产量。 中后期麦田管理主攻目标是:养根护叶,保持根的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防止早衰和青干,最大限度地将养分运转到籽粒去;防治病虫危害;达到籽粒饱满,提高粒重。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一、及时浇好孕穗、灌浆水水地小麦是我市的高产稳产骨干田,一定千方百计扩大浇麦面积,适时浇好孕穗、灌浆水。 孕穗期是光合作用最旺盛期,此期水肥供应充足,不仅能保花增粒,而且对防 3、止叶片早衰和籽粒灌浆都有很好的作用。 对没有浇过拔节水的麦田要抓紧时间浇足浇好孕穗水,争取 4 月 20 日前浇完。 灌浆期是小麦需水最多的时期,充足的水分可促使小麦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质供给小麦生长,达到粒多籽饱。 对浇过拔节水的麦田一定要适时早浇灌浆水,浇水的最佳时间是小麦开花后 57 天进行,即 5 月上旬,切不可过晚。 二、防治小麦病虫害小麦生育中后期是小麦多种病虫混合发生的高峰期。 主要病虫有穗蚜、粘虫、吸浆虫、麦叶蜂、纹枯病、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等。 对虫害可选用 效氯氰菊酯 2000 倍液或 丰菊酯 2000 倍液喷雾防治;对病害可选用15粉锈宁 75 克/亩或致信星 2030 克/亩 4、兑水 50 公斤喷雾防治。 小麦纹枯病每亩用 果利 30 克/亩或 15%粉锈宁 75 克/亩兑水 50 公斤喷雾防治。 小麦扬花前期可用 80多菌灵 50 克对穗部喷雾,预防赤霉病。 三、增施叶面喷肥小麦生长后期仍需保持一定营养水平,管理上要延长叶片功能期和根系的活力。 据试验,叶面喷肥可延长叶片功能期和保持小麦根系活力、防止早衰、抵抗干热风,提高粒重,可增加千粒重 1 克左右,亩增小麦 3050 公斤。 因此,小麦孕穗至灌浆期,要进行叶面喷肥 12 次,用磷酸二氢钾 200 克兑水 50 公斤或2%尿素溶液(1 公斤尿素兑水 50 公斤)进行叶面喷洒,优质专用小麦可用尿素溶液叶面喷洒,以提高粒重和品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