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秧田管理 培育水稻壮秧内容摘要:

2、水勤灌,促进分蘖生长。 二、苗床施肥严格培肥后的旱育秧苗床肥量充足,养分齐全,速效肥含量高,一般不需施断奶肥,只需在 3 叶期后看苗适时适量追肥。 一般每亩施尿素 45公斤或浇粪水 750 公斤,拔秧前 12 天施起身肥,每亩施尿素 78 公斤。 追肥应在傍晚进行,采用先撒施,后喷水淋浇的施肥方法。 抛秧稻育苗要适量追肥,1 叶 1 心期施好断奶肥,每亩施尿素 34 公斤,抛栽前 23 天施起身肥;每亩施尿素 56 公斤。 常规湿润育秧田要坚持早施断奶肥,看苗巧施接力肥,重施起身肥的施肥原则。 断奶肥在 1 叶 1 心期,每亩施尿素 56 公斤;接力肥在 34 叶期,每亩施尿素 35 公斤;起身肥;在拔秧 3、前 23 天,每亩施尿素810 公斤,带肥移栽。 三、病虫害防治秧苗期要打好以灰飞虱为主、兼治螟虫等病虫害的防治总体战。 重点把握以灰飞虱迁入秧田至一代灰飞虱成虫迁入盛期开展全程药控,可选用持效性好的扑虱灵、锐劲特等药剂防治,并与吡虫啉、毒死蜱、异丙威、敌敌畏等速效性强的农药混用,以延长控制时间,提高控制效果。 秧田期要根据带毒虫量、品种抗感性,确定用药间隔期与防治次数。 对带毒灰飞虱虫量高、成虫盛发期长、品种感病的秧田,要缩短用药间隔期,实施全程药控,提高灰飞虱防治效果;对带毒虫量低或品种较抗(耐)病的秧田,可延长用药间隔期,减少用药次数。 结合秧田早期灰飞虱防治,对重发区感病品种,加菌克毒克等病毒钝化剂,提高条纹叶枯病控制效果。 沿江、苏南及淮北等螟虫重发区,在防治灰飞虱控制条纹叶枯病的同时,注意兼治一代螟虫、稻蓟马等病虫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