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栽培的双孢菇技术内容摘要:

1、种选择选择的菌种必须经过出菇实验,才能大面积使用。 外观须具有菌丝浓白、粗壮、均匀,无生长间断,无杂菌感染,无虫害。 菇房消毒进料前,要清理菇房和室内物品,然后消毒。 消毒一般用熏蒸法,每立方米用甲醛 10 毫升,高锰酸钾 5 克,密闭 24 小时,再开窗排气。 菇房无气味时即可把培养料移入菇房。 密闭不好的,可用 50 倍的石硫合剂喷洒四周墙壁和菇床。 培养料推制培养料的堆制要注意:原料的质量和合理配方、利用发酵技术使培养料被放线菌充分分解。 用于栽培蘑菇的原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 培养料的配方需要按照蘑菇生长所需的碳氮比(一般发酵前为 33:1)和氮磷钾比例(一般为 4:)进行。 培养料的配方应根据本地 2、区的原料情况按照合理的碳氮比要求灵活掌握。 铺料播种培养料拆堆前 12 天,用消毒剂和杀虫剂对堆表进行处理。 拆堆后待料温降至 28左右时,将培养料铺在料槽内,厚 1520 厘米,在料面均匀撒播或穴播或条播。 然后铺上 米厚的培养料,最后进行保温保湿发菌。 播种后管理发菌阶段要保持菇房良好的通气条件和适宜的温度湿度。 保持温度为 2224;空气相对湿度 65%75%;可通过适当开窗或揭膜通风透气,并注意补水保湿。 覆土取 30 厘米以下的土壤,过筛分成粗土和细土,在使用前曝晒 2 天,加入1%2%石灰或喷甲醛闷杀病虫害。 将土调至半湿,先覆粗土 34 厘米,用木板拍平,然后使土含水量达 60%65%,覆土 710 天,当菌丝出土 1/2 时,再覆1 厘米细土,上面用手刮干,使厚度均匀。 覆土后在料面打孔,适当通风。 前期床面保湿(相对湿度 75%),采用两头轻、中间重的喷水法,每次喷水时,应打开门窗通风。 降低温度,使之保持在 1218。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