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_水城印象2楼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事故发生,美化施工环境,建立良好的施工生产秩序,施工现场各部门、各班组及全体参战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总平面管理制度,实施区域责任制,强化现场标准化管理。 ①、总平面布置应按规划方案执行。 ②、建筑垃圾、土方要及时清运,不可随意堆放; ③、凡因施工原因需改变平面布置,施工员应提前申请,报项目经理部批准方能变更,未经批准任意改变造成的损失由责任方自 负; ④、施工机具、给排水管线、电线电器等,实行谁负责,谁维护。 三通一平 ①、施工用水:在甲方指定地点接头,采用 DN40 的塑料管作施工用水主管,DN32 塑料管引至各点作生产用水,作 DN20 配水点软胶管引至各水点,以便养护和楼层施工所用。 ②、施工用电:临时施工用电敷设时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报公司审批,本工程施工用电总量估算为 180kw,在甲方指定地点接头,采用铜芯电缆引至现场设置的铁制总配电箱,再用五蕊电缆引至现场各用电作业面,并按软电缆敷设及规定作好保护措施。 以保证施工用电无安全事故。 ③、施工道路 :修建标准场内道路,确保施工机具和车辆运输顺利进出场。 ④、临时排水:为解决施工污水及雨水的排放问题,沿建筑周边设临时排水沟,针对现场实际情况,设置必要的合理的坡度,搅拌机处设三级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尽可能二次利用,道路与排水沟交叉处用砖砌排水沟上盖钢筋砼预制盖板以便施工通行。 19 临设平面布置图 (见后页)。 二、 现场布置原则与标化管理要求 布置原则:科学、合理、文明、规范: 1) 、职工生活区与施工生产区分开,以便于管理。 2) 、 现场满浇素混凝土硬化,建立有效的排污系统。 3) 、现场分阶段(基础、主 体、装饰)布置,充分利用现场每一寸土地。 4) 、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做好防护、亮化、绿化工作。 标化管理:科学规范,卫生整洁 1) 、标化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日常工作由标化负责人与物管员负责实施。 2) 、实行平面图管理,经项目经理审批后实施,现场划区包干,材料标识堆放。 3) 、生活区轮流值班,定时打扫,每周检查评比。 4) 、生产区挂牌施工,谁做谁清,随做随清,工完料净现场清,以组为单位实行旬查考核。 5) 、施工大门净化(门前三包),亮化(六牌一图),设置监控器, 24 小时值班,干部职工挂牌上班。 6) 、楼上隔 层设尿桶,专人打扫,禁止随地大小便。 7) 、现场与若干楼层设吸烟室,施工现场禁止吸烟。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三、 施工现场用电平面布置 电源概况: 业主在现场在西面设置了现场施工电源,根据机械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已能满足施工需要。 现场线路布置: 1) 、本工程的临时用电采用 TNS供配电系统,现场临时用电干线供电采用五蕊电缆或绝缘铜导线架空敷设,施工机具采用电缆供电,生活用电采用绝缘塑料三蕊护套线供电;供电干线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全部采用 YC系列电缆。 2) 、线路布置,供电干线沿现场围墙供至各分配 电箱,跨越主要通道的干线均埋地 60CM 以下,外加保护套管。 3) 、凡单机功率在 30KW 以上的用电设备,均由总配电室直接供电,在该设 20 备 3 米内设独立开关箱,并有明显标识。 4) 、现场采用“三级配电三级保护”。 即总配电柜 — 分配电箱 — 移动式开关箱,每级都设漏电保护装置。 5) 、生活区职工宿舍敷设日光照明、空调、插座三路总线,均单独控制。 6) 、楼层供电:由分配电箱引出干线,经主楼管道井向楼层供电,每二层设分配电箱壹只,分别向本层及上、下一层供电,各楼层施工时,设移动式开关箱。 安全技术措施: 1) 、所有临时 施工均采用橡套电缆供电,临时干线采用五蕊电缆,实行埋地的线缆,套管保护,架空线跨越主要通道时,线缆最低点与地面净高不小于 5M。 2) 、所有施工设备必须进行保护接零。 3) 、在总配电室及分配电箱处保护零线须进行重复接地,按地电阻≤ 4Ω。 4) 、总配电室的照明不同临时用电的控制。 5) 、实行“一机一闸一漏”,漏电开关不动作电流动力不大于 30MA,照明不大于 15MA,动作时间小于。 6) 、单相或二相用电,坚持保证三相用电平衡的原则,照明干线须采用三相线和工作零线同时引出,均匀负荷等。 7) 、楼梯间及阴暗潮 湿场所,采用 36V 安全电压供电。 8) 、建立临时用电的“五大制度”,执行安装、检修的“八大措施”等。 9) 、各供电干线、支线,须在控制电器上写字标识清晰。 10) 、至主楼楼层的临时干线,每二层固定一次。 见施工现场用电、用水平面图。 四、 施工现场用水现场平面布置 水源概况: 业主在现场东北角提供了施工水源一处,根据消防及施工要求已能满足。 施工用水现场平面布置: 本工程的施工用水在177。 以下,沿基坑周围地下敷设ф 40 水管,送至各用水处。 在177。 以上,利用水池蓄水,并在水池处安装高压水泵壹台 ,敷设ф 40的竖管,通过管道井向楼层供水,施工用水采用橡胶管和给水管连接供水。 五、 现场主要垂直施工机械布置 21 设四台 TQ60/80塔吊和五台施工井架,详见平面布置图。 塔吊在基础施工前安装。 六、 现场生产、生活设施 生活设施: 按照施工计划,本工程施工高峰期职工人数在 480 人左右,经查表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需搭设如下设施: 1) 、职工食堂: 60 人 *2) 、职工宿舍: 60 人 *3) 、施技及监理、业主办公: 100M2 4) 、厕所: 60 人 *=3M2 生产设施: 1) 、钢筋加工棚:本工程搭设 80M2,内设对焊机、切断机、弯曲机等机械。 2) 、木工棚计 80M2。 施工现场排水、消防通讯平面布置 排水: 1) 、沿基坑周边设 300 宽排水明沟,间隔 25M左右设窨井,根据现场自然地势,由东向西排放,经沉淀后就近排入场外排污管中。 2) 、施工大门设汽车冲洗台与沉淀池,确保运输车辆洁净出入。 3) 、生活区地下敷设ф 300 排污管,经二级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场外管网中。 4) 、建现场厕所一座,加贴墙地砖与塑扣板吊顶及通风设施,建临时化粪池一座。 消防: 1) 、现场在设 宽 5M 道路,作为消防与施工材料运输通道,施工中注意通道畅通,不得占用或堆放任何材料。 2) 、消防用水见本章 53条。 3) 、木工房、钢筋房、脚手架等按规定设置防火器材,下班 22 第六章 施工测量、定位放线 第一节 控制桩点的布置 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 1)应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 2)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 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根据总平面图利用 PENTAX 全站仪(测角 2″,测距 2+2PPM),以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为定位依据。 将仪器架设在控点上,后视另一个控点,在场区边坡上布测一条附合导线。 小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 177。 5 1/30000 23 第二节 施工测量 施工过程中测量工艺流程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筑物的基础放线 各层的标高控制 垂直度控制 确认或检测定位依据 检测轴线控制桩 测定 + 测定大角轴线延长线 点或水平线 根据设计定位条件测 投测四大角及 测定 + 以首层轴线位 设建筑物矩形控制图 主轴线 整米数水平线 置为准,在大 角轴线延长线上 测定轴线控制桩 测定基础细部线位 校测 + 向上逐层投测 同一标高水平线 测定大角桩及轴线桩 验线 测定 + 在各施工层,以 撒基槽灰线 各起始标高线 投测的大角轴线 测量 + 测定其它轴线 验 线 各正整米数线水平线 校测各施工层同一标高水平线 第 三 节 测量仪器与专业人员的配对 在工程施工中,测量放线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进度、效益等, 特别是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外形复杂,搞好测量放线显得尤为重要,本工程平面测量用方格网,直角坐标法测量,所有定位的点的位置必须事先准确计算,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施测。 专业人员配备:成立测量小组由测量专业工程师任组长,负责制定方案、设定测量路线,负责仪器的操作和维护保养。 设专业测量员 6名,负责测量工作及数据整理与记录等。 24 测量器具的配备。 第 四 节 轴线控制 根据现场环境,轴线的引测采用内控,使用激光经纬仪测量投点,相应校核逐层引测,即将经纬仪架设在地面控制点,向177。 楼面投点,上引轴线。 在各 楼层的 A、 G 与 ( 1) 、 ( 29) 轴线交点内侧部位留四孔成矩形,形成内控投影网,作为上部结构施工竖向控制与相互校核的依据,为防止施工用水沿孔口流淌到测量仪器上,在孔口的四周用砖砌筑 200 高阻水圈,各层楼面上的投点经监理复核无误后,由木工弹出墨线标明,依据控制线再放出建筑各细部点。 为减少激光光射产生的误差,使用其最有效的可靠射程,准备在施工至 4层时,按177。 层面办法再次布点,供上面层的测量放线用。 第 五 节 高程控制 依据水准点引测177。 标高线,选三个角点用钢卷尺由基点连续量出楼层标高基准点用水准仪抄测 并相互校核,不得套层测量,以防止累积误差。 第 六 节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应征询 设计人员确定,基准点可利用附近国家控制点或在现场适宜处设置。 按照设计图纸准确埋设观测点后,在结构主体施工阶段,应派专人定期观测。 各观测日期、数据均应记录完整,并绘成图表存档,观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 沉降观测采用闭合法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测量工作定人(专业培训过的三人小组负责)、定机(经检定的北京产自动安平水准仪)、定尺(有 CMC 标识的不锈钢水准尺)、定期(第一层完成进行第一次测量,以后每完一层测一 次、交付后业主自行负责)、定路线(以所定一号点逆时针方向)进行,如在施工阶段发生严重裂缝或沉降速率突然加大或明显不均匀沉降时,增加观测次数或连续观测,并及时通知业主与设计单位现场研究对策。 观测资料专人保管,每季度根据观测结果绘一份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 —— 沉降分布曲线图报送业主、监理 25 方,最终纳入工程资料一并存档。 该工程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因此我们将成立由测量、技术员专门负责定位、轴线、标高的测设,保证建筑物的几何尺寸正确无误。 施工放线前,应提前复核建筑与周边红线的距离,经市规划部门现场验线及设计单位确认后 方能正式施工。 第七节 施 工测量 中应注意的问题 : 1) 、观测时应做到前后视线等长,测水平线时,最好是用直接调整水平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时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则可直接用铅笔标出视线标高的水平线。 2)、 由士 ,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测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和用规定的拉力,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3) 、该工程士 ,首先应对士 、标高进行复线校核,如有误差则进行修正,修正后再采用直角或极坐标 (圆弧形部分 )法将控制轴线重新测 出,以此为准来控制以上的轴线标高。 26 第七章 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 砖 基础施工方案 一、 施工组织安排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本工程采用振冲复合地基,要求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250kpa, Esp=。 为节约大型机械施工费用,全部 砖 基础工程 采用 MU15 红标砖, M10 水泥砂浆砌筑。 由于本工程地处居民区内,挖土时必须在四周圈起钢管护身栏,高度,四角设警告牌,夜间设红色路灯。 槽边堆土或其他材料距槽边不小于 1m。 在槽内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肥槽填土前,应先清理槽内杂物,小于 宽的肥槽用木夯夯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 20cm,大于 蛙式打夯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