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出菇整齐有要诀内容摘要:

1、针菇是世界上第三大宗栽培食用菌,亦称“朴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脆嫩可口,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日本人称之为“增智菇”、“一休菇”。 金针菇的商品价值主要在于第一潮菇和第二潮菇。 也就是说,第一、二潮菇的产量与质量决定着种菇的整个经济效益。 你所提出的问题在金针菇栽培过程中普遍存在,在生产中应多加注意才好。 菌丝长满袋以后,应有个抑菌和后熟的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出菇整齐一致,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操作方法是:菌丝长满袋以后,不要急于出菇,待菌丝再生长 78 天,进行后熟,并给予35 天低温刺激。 菌袋表面出现琥珀色水滴和棉花状物(菌原基)时,这是出菇的前兆,应打开袋口,袋口高度以伸展一半为宜。 第一 2、潮菇现蕾时,如果发现有的菌袋有极个别几根特别长的话,不要舍不得,应把它拔掉。 这些菇只会消耗营养,没有什么商品价值。 菌袋上要盖上黑地膜,每天掀开黑膜 23 次,增大通风量。 待菇体较整齐地长至 68 厘米长时,将袋口薄膜全部拉直,仍将黑膜盖好,每天掀开黑膜 23 次通风。 采收完第一批菇后,应清理菌袋表面残渣,料面上残留的小菇、菌根等要清除干净,再将菌袋表面菌被划破,让菌丝断裂。 这即所谓的搔菌,可促进出菇。 培养 1015 天后,每袋用小铁棒或竹签插 34 个小孔,补水 斤,保持 1520 小时,使培养料补足水分,再将多余的水倒掉,重复第一潮菇的出菇管理。 这样可获得高产优质的第二潮菇,也可避免第二潮菇 3、出现侧生现象。 就此机会,特别提醒栽培金针菇的专业户要抓好几个技术要点:掌握好栽培季节,适时安排菌种和生产。 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反季节栽培,反季节栽培价格高于常规栽培,能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选择优良品种。 金针菇品种易退化,不能使用多次转接、没有进行纯化的品种,购种时要到有菌种生产能力的可靠单位选购。 并要学会鉴定菌种质量。 严格控制培养条件,特别是光线和温度。 金针菇是低温结实和恒温结实性菌类,子实体在 320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 812,高温对金针菇生长不利。 温度较高时应马上采取遮荫物加厚和浇凉水等措施。 为了生产出优质金针菇,必须保持在黑暗的条件下栽培,这样才能保证菌盖和菌柄的色泽正、品质好。 但有少量的散射光对子实体生长有促进作用。 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如加盖报纸或黑膜,保持黑暗和适当的氧气供应,利用自身的二氧化碳浓度抑制菌盖开伞和促进菌柄伸长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