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培养料配方新鲜无霉变的棉子壳是生产金针菇的理想原料。 一般可采用棉子壳 90、玉米粉 3、麦麸 5、石膏粉 1和糖 1,或棉子壳 93、麦麸 5、石膏粉 1和糖 1,或棉子壳 87、麦麸 10、石膏粉 1、糖1、碳酸 1和钙 1的配方。 二、栽培种配制菌种可选用金针菇 81 号、金杂 19 号等。 将培养料加水(培养料的 13 倍左右)拌匀后装入 17 厘米33 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约装培养料 04 公斤,套上塑料颈圈,并用棉塞封口,于 100温度中常压灭菌810 小时,或每平方厘米 15 公斤压力下灭菌 2 小时。 灭菌后移入接种室,待培养料温度降至 30时,进行无菌操作接种,再将接好种的菌 2、袋移入培养室内。 在 2030的干燥环境中培养,3040 天菌丝即长满菌袋。 三、菌袋覆土栽培种发好菌后,除去棉塞和塑料颈圈,用剪刀剪去菌袋底部塑料(58 厘米高),使底部菌丝裸露。 将菇房用石灰水或 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灭菌,然后铺一层 510 厘米厚的细土,使裸露部分全部埋于土中,菌袋排列长度不限,宽度以 78 袋为宜。 四、出菇管理除去接入的少量原种,拉直菌袋口,盖一层报纸,并向菇床(菌袋)上喷施稀土溶液,以促进菌丝生长,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 一般情况下,每 3 天用稀土溶液喷 1 次,每次每平方米菇床喷施 05 升。 同时每天喷12 次清水保持菌袋底部土壤湿润,并加强通风。 室内温度控制在 715,37 天即可现蕾。 一般可出菇 34 茬,当菇体长到符合标准时即可采收。 生产实践表明,稀土溶液的浓度以每升含稀土 02 克效果最好,使用后菌丝生长整齐、粗壮,生物学效率可达 883,金针菇的蛋白质含量高达 303。 但是,如浓度大于每升溶液含稀土 02 毫克,对金针菇生长反而不利。 由于菌袋底部埋在细土中,水分可源源不断地从袋底部进入袋内,只要定期向土中补充水分,即可满足菌丝对水分的需求。 金针菇覆土栽培可比常规法栽培多出菇12 茬,增产 25左右。 专利查询。金针菇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金针菇的盐渍储藏技术
渍用的鲜菇应及时采收,清除杂质,要求菌盖直径 米,柄长 15厘米,菇体洁白完整。 预煮:预煮液采用 5盐水,用柠檬酸调 至 沸后将菇体倒入,翻动杀青使菇体受热均匀。 菇水比例为 1:2,煮 3流水快速冷却,待温度下降到 15以下时,捞出沥去水分。 盐渍:分为高盐处理法和低盐处理法。 高盐处理法适于高温季节,用盐量大,用盐量占菇重的 50%,储存时间长。 方法是:先在缸底撒 2米厚的食盐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 ) 三、选一选。 ,高是 2cm,底是( ) cm。 ,阴影部分的面积( )空白部分的面积。 A.> B.= C.< ,高也相等。 如果三角形的高是 6cm,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 cm。 ( )三角形
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统栽培金针菇,虽然可收三茬菇,但生物转化率最高只能达到 100,生育期长达 95天左右,1 年只能循环三个栽培周期,且第 3茬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极差,影响了经济效益。 我中心研究的一次性收菇栽培法,生物转化率高达 19260,栽培周期比传统栽培缩短 40天左右,提高经济效益78,并且菇的株数增多、株柄增高,商品质量大大提高。 其技术要点是:1、按照棉籽壳 84、麦麸 14、石膏
金针菇铝塑复合袋包装加工法
针菇经铝塑复合袋包装之后,不仅能有效延长保质期,方便运输,携带,而且能改善商品外观,提高商品附加值。 包装前,要剪去新鲜金针菇柄基部褐色段,并剔除畸形、带病虫斑点和大小不均的菇体,再按下述标准分级。 一级:柄长大于 12 厘米,盖径 米,色略黄白;二级:柄长 1012 厘米,米,色较深黄;等外品:10 厘米以下细柄、小菇,或基根粗老、色深。 选分后便可进行包装操作,同时注意避免与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