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栽培之良种的采用内容摘要:
1、产金针菇要求采用优良菌种。 即要求采用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高产优质品质和采用具有最佳菌龄和典型特征、生命力旺盛的菌种。 目前国内生产上普遍使用的金针菇生产品种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第一类是菇体金黄色至浅褐色。 这类品种的特点是出菇的适宜温度范围比较宽,容易出菇,出菇早,有时会出现边发菌边出菇的现象,转潮快,出菇的后劲比较足,即后面几潮菇占总产量的比例较高。 鲜菇质地脆嫩,菇体色泽对光线比较敏感。 第二类是菇体乳白色至浅黄色。 这类品种的特点是出菇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一般均在 18以下出菇,出菇较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一般都是在菌丝发到袋底后再行出菇,其产量主要集中在前期,即第一、第二潮菇。 菇体质地鲜嫩柔软,脆 2、性较差。 菇体色泽对光线较不敏感。 第三类是整个菇体为纯白色。 这类品种的特点是出菇对温度最为敏感,一般超过 18停止出菇,在出菇期间遇到 20以上高温容易死菇。 出菇较晚,一般情况下,都是在菌丝发到袋底再开始出菇,产量以第一潮菇为主。 菇体质地柔软,有一定的韧性,采收不及时,菇柄下半部容易纤维化。 菇体色泽对光线最不敏感,出菇后即使有一定的散射光,也不容易产生黄色或浅褐色的色泽。 但是,它的产量不如前两类金针菇的产量高。 在选择菌种时,各生产单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生产季节、消费对象等来选择不同类型的生产品种。 要因地制宜,以销定产,确定当家品种;也可以把不同类型的品种搭配使用,使制种、栽培、采收、供应的时 3、间搭配更为科学合理。 金针菇的一级种采用常规的 级种的形态直接影响到二级种的生长和质量,金针菇一级种外观形态的鉴别标准:理想的菌丝形态是健壮、整齐、生长旺盛、粉孢子较少,菌落均匀。 在 2325的最适培养条件下,1012 天菌丝长满整个斜面。 菌丝生长速度偏慢、表面粉孢子过多、生长顶端不整齐的一级种,不宜用来繁育二级种。 金针菇的二级种采用木屑培养基或棉籽壳培养基。 它的外观形态鉴别:菌丝粗壮、洁白、整齐,有细粉状菌丝,培养后期培养基表面出现成丛的白色或黄色的子实体,这些为正常菌种。 如果菌丝接种后,菌种吃料封面速度很慢,或吃料后菌丝细弱稀疏,褐色分泌物多,粉状分生孢子过多的,为不良菌种。 菌丝生长到一定部位,不能往下生长,或出现波浪式生长趋势,菌丝生长区和不生长区分界明显,主要原因是基质过湿或感染上杂菌,应予淘汰。 检验菌种质量的简便方法:把数瓶(袋)菌种拔除塞子,通过出菇试验,观察菇蕾形成出现的温度,以及了实体的产量和质量情况。 专利查询。金针菇栽培之良种的采用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25= 8 9- 9= 6 7+20= 第二部分 动手做数学 下面的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 用线连一连。 2.( 1)下 面的图形里有( )个直角。 ( 2)请你在图 形里加一条线段,使它多出 4个直角来。 画出 4条 至少画 1条 第三部分 生活中的数学 上 是 5个小朋友在评选优秀学生时所得到的票数。 五人得票情况统计
金针菇栽培过程的病虫害防治
1、)文氏杆菌属,杆状,周生鞭毛。 侵染初期,在培养基表面,菇丛中浸出白色混浊的液滴。 使菇柄很快腐烂,褐变成麦芽糖色,最后呈黑褐色,发黏变臭。 产生根腐病的根本原因是把带菌的水直接喷到菇体上,由于菇丛很密,表面面积很大,呼吸作用很强,水分不能及时散失,就产生热量,病原菌便在适温条件下大量繁殖生长,产生根腐病。 防治的主要方法是,禁止将水喷到菇体上。 一旦发病,要立即采收,对菌床进行喷施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游:共有( )画,第 10 画是( )。 四、比一比,再组词。 8 分 故( ) 饭( ) 欢( ) 抱( ) 姑( ) 板( ) 次( ) 泡( ) 五、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8 分 愉快――( ) 夸奖――( ) 喜欢――( ) 赶紧――( ) 六、我能默写《望庐山瀑布》 12
金针菇长“斑”巧防治
”巧防治 一、黑斑病。 这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 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 24 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 防治方法: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对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子实体上,特别不可用冷水喷洒。 菇房内的湿度不可长时间高于 90,要看天气变化洒水,晴天洒水要轻、勤、细,阴雨天要少洒或不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