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主要栽培品种内容摘要:

1、出菇的快慢、迟早分为早生型和晚生型;按发生的温度可分为低温型和偏高温型;按子实体发生的多少,可以分为细密型(多柄)和粗稀型(少柄)。 (1)三明 1 号菌株栽培普遍。 该菌具有以下优良性状:菌丝生长快,7 天可满管,2530 天菌丝可长满瓶或袋。 出菇快,30 多天即可出菇;栽培周期短,7080天便可完成整个栽培周期。 产量高,生物效率可达 70%100%。 质量好,菌柄粗细均匀,色泽淡,人体所需的 8 种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 高于一般菇类。 适温宽,321下均可出菇。 抗逆性强,病菇与畸形菇少。 (2)浓色品系 007、008 幼菇菌盖淡黄至黄褐色,菌柄上部色淡,为白色至浅黄色,下部色深,为金黄至暗褐色 2、,密被褐色短绒毛。 抗逆性强,接种后菌丝吃料快,出菇早,产量较高。 菇蕾生长期间只需微弱散射光(510 勒克司),菇体颜色随光照增强而加深。 浓色品系金针菇菌盖软滑,菌柄脆嫩,香味浓郁,适于生产鲜菇内销。 ?(3)白色品系 江省江山市微生物研究所菌株。 出菇整齐,每丛 200 株左右,柄长 1523 厘米,菌盖内卷,不易开伞。 白色品系对光线不敏感,即使栽培环境有较强的散射光,子实体仍是通体洁白,有光泽,适合制罐或盐渍加工出口。 ?白色品系金针菇菌丝生长较慢,抗逆性差,抗杂能力弱。 瓶、袋栽培时,菌丝不易长透培养料。 出菇期间对二氧化碳耐受力弱。 在通气不良的环境中,菇蕾发生虽多,但成菇数量少,且菇柄易扭曲、畸形 3、或腐心。 这种现象在后期尤其严重,故生产中常只收前两茬菇,所以产量较低。 白色品系金针菇菇体洁白,适合于加工成出口商品。 因其味淡,内销有时不及浓色品系金针菇受欢迎。 ?(4)杂 19 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菇体白至浅黄色,下部黄至浅褐色,菌丝生长温度 330,最适温度 2224,子实体形成温度 318,最适温度1315,生物学效率 80%120%。 ?(5)苏金 6 号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选育。 菇体白色至浅黄色至黄色,菌丝最适生长温度 2224,子实体形成温度 320,最适温度 1315,生物学效率 80%120%。 ?(6)北省微生物研究所引进选育,菇体纯白色,不易开伞,菌丝生长温度 330,最适温度 2224,子实体形成温度 318,最适温度 12左右,生物学效率 60%80%。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