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单10号玉米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内容摘要:
1、0 号玉米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 锦单 10 号玉米产量高,平均亩产在 800 公斤左右,该杂交种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强,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活杆成熟,是一个优良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品质也较好。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总淀粉含量为 属高淀粉玉米品种。 该品种生育期 131133 天,株型紧凑,幼苗生长势强,叶鞘紫色;株高 300 厘米,穗位 138 厘米:果穗长筒形,穗长 2225 厘米,穗粗 米,穗行数 16,穗轴红色;百粒重 ,籽粒金黄色,半马齿型,品质好,商品价值高。 适合于吉林南部、辽宁、内蒙、河北等地种植,具有良好的开发推广价值。 现将该品种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 2、种喜水耐肥,种植地块要选择中上等肥力的水浇地、沟坝地或肥沃旱地,水、肥条件好,增产潜力更大。 播种前应精耕细作,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开沟起垄播种。 种前 1520 天做好发芽率试验,检查发芽率是否符合标准;播种前晾种 12 天,提高出芽及出苗率;播种前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病害。 单 10 号属于中晚熟品种,播种时期最好在 4 月中下旬至 5月上旬。 要求土壤 510 厘米耕层地温稳定在 12左右,土壤含水量在 1520%为宜。 播种要抓住墒情及时早播,播种深度 35 厘米,播后镇压,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 单 10 号玉米种植形式采用清种。 该品种属大穗型品种,单株生产潜力大,种植密度不宜过高 3、,一般春播清种密度 30003200 株/亩为宜。 考测土施肥发放的施肥卡,坚持配方施肥,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做到农肥与化肥相结合,一般施优质农家肥 30003500 公斤/亩,氮、磷、钾、微复合肥 20 公斤/亩。 适时追肥,结合中耕深施尿素 2530 公斤/亩。 种后 5 叶前,及时喷洒玉米除草剂:出苗后 3 叶间苗、5 叶定苗,同时中耕两到三次;生育中期做好玉米螟及其他害虫的防治,尤其玉米螟危害较大,可在喇叭口期放置赤眼蜂卡或用 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 生育后期遇到干旱,应及时采取抗旱措施,以其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二、种田最好选择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盐碱较轻,制种面积集中连片,早能灌,涝能排的地 4、块。 要求玉米制种田空间隔离应在 300 米以上,在隔离区内严禁种植其他玉米。 单 10 号玉米制种田可在 4 月中旬开始播种,父母本可同期播种,或母本子播 23 天,父母本行距 16,母本密度 38004000 株/亩,父本密度 3800 株/亩。 了提高制种质量,使纯度达到杂交玉米种子标准,制种时要严格去杂去劣。 苗期可结合间苗、定苗,依据亲本特征,去除异株、杂苗、弱苗。 留茎叶色相同的一二类苗。 拔节后可依据株型、株高、叶片形状将杂株彻底去除干净。 制种田内母本进行去雄,是制种保质的关键环节,是取得高质量的杂交玉米种子的重要手段。 去雄穗的要求是及时、彻底、求每天去雄一次,做到风雨无阻。 拔出的雄穗一定要带出制种田外,挖坑深埋。 种田父本散完粉后要及时、彻底、干净的割除。 防止父母本混杂,既有利于保证种子质量,又有利于母本通风和透光,提高母本光能利用率和干物质积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制种产量。 库:待种子全部成熟后,即当苞叶干黄、籽粒基部黑帽层出现时,要及时收获,收获时去掉成熟度差、病虫危害、霉烂的种子棒和杂棒,装入网袋码单垛晾晒,并做好防雨雪和防冷害、冻害工作。 种子水分降到 16%以下时,进行脱粒、筛选、入库。 专利查询。锦单10号玉米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
相关推荐
1、 号高油酸花生栽培 花生油酸与亚油酸比值低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极易氧化酸败。 锦州农科院从美国引进选育的锦引花 1 号花生新品种,油酸含量高,在正常气温情况下储藏 1 年无氧化酸败,在国际市场上极受欢迎。 号属中熟中粒型花生,生育期 148 天,株型为匍匐型,最大结荚范围 12 厘米。 出苗较慢,比白沙 1016 晚 35 天,绿秧成熟。 米,侧枝长 米,总分枝。 交替开花习性,花期长。
1、凑型玉米具有植株紧凑、叶片上冲、根系发达、抗倒伏、果穗成熟时苞叶不开裂、活秆成熟、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 通过几年实践摸索,我们总结出一套高产制种保纯技术,简介如下。 1、选地隔离应选择隔离条件好,交通便利,有一定玉米制种经验,乡级技术人员作风优良的乡、村建立生产基地。 选择连片的平肥地制种。 地块选定后严格确定隔离区,空间隔离不小于 350 米,如存在有利于地势风向影响,隔离距离不小于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 5分) 1. 1吨棉花比 1 吨石头轻。 ( ) 2. 一头大象重 4 千克。 ( ) 3. 黑板长 4 米。 ( ) 4. 一枚硬币的厚度约 2毫米。 ( ) 5. 一枝铅笔长约 2分米。 ( ) 四、在○里填上“ ”“ ”或“ =”。 ( 6分) 4厘米○ 39毫米 70毫米○ 70厘米 6千克○ 6000 吨 5千米○ 4980 米
5(常规水稻) 品种来源:日本“月之光”系选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 对照中作 93 晚熟 7 天。 株高 米,茎杆粗壮,剑叶长,直立,叶下禾。 每穗总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抗性:苗瘟 3级,叶瘟 1 级,穗颈瘟 3 级。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 垩白度 胶稠度 91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产量表现:2001 年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1、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由黄极毛杆菌属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 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此时适逢暴雨、冰雹或洪涝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病害极易流行。 长期灌深水以及偏施、迟施氮肥发病也较重。 发病轻的约减产 10%,重病田减产可达 40%60%。 为害特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侵害叶片,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清状半透明小斑点,后逐渐沿叶脉方向扩展。 扩展时受叶脉限制